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和碩考慮美國製造 童子賢:尋求客戶黏著度

2020/11/19 16:39(11/19 19: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9日電)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和碩考慮美國製造是為了尋求機會和客戶黏著度,但相關計畫要等客戶宣布;他看好汽車產業未來轉化為台灣擅長的資訊電機電子產業,將帶來無窮機會。

童子賢今天出席風傳媒高峰論壇,以「從產業看國力、社會力如何藏富於民」為主題進行演講。會後媒體關注和碩考慮在美國設立生產據點的計畫,他表示是為了尋求機會和客戶黏著度,也尋求跟客戶站得更緊密、配合度更好。

至於未來是否考慮到歐洲設廠,童子賢認為,也許客戶想先嘗試一個地區,如果做的好,可能再邀請供應商到其他地區,但他無法替客戶回答,仍然有充滿期待與努力的空間。

童子賢強調,美國製造相關計畫還是要等客戶宣布,和碩秉持服務業精神,要尊重客戶。

他也提到,電腦業每年產值約2000億美元,半導體業產值約4000多億美元,加總超過6000億美元。今年1到9月台灣經濟持續成長,外銷有51%來自電子零組件、半導體及網路通訊元件。

不過,童子賢認為,汽車產業未來會有很大改變,許多美國與歐洲領袖已宣布目標,到2035年汽車產業要達到完全使用乾淨能源。目前汽車產業每年產值約4兆美元,未來可能成長到6兆美元,相當於電腦業加半導體業產值的10倍,可以帶來無窮機會。

他看好智慧駕駛、網路連結、乾淨能源未來會深度改變汽車產業,且汽車產業有可能向台灣招手,因為將從機械產業轉化為台灣擅長的資訊電機電子產業。目前電動車或汽車電子化還沒達到極致,但產值已快追上半導體,對台灣影響是挑戰與機會並存。

童子賢也說,當5G與物聯網時代來臨,會讓台灣中型企業增加很多主動性,可能把毛利率從5%提升到15%甚至30%,因為瞄準的目標是應用,每個應用的面向都不一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或服務就不一樣,很難由單一廠商壟斷規格。(編輯:楊凱翔)1091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