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蘋果供應鏈斷捨離 台廠力圖轉型擺脫低毛利宿命

2020/8/18 22: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8日電)金屬機殼廠可成今天宣布處分泰州廠,業界不禁好奇,連績優生可成都願意讓出iPhone訂單大餅,到底是蘋果光芒不如以往,還是台灣供應鏈已找到轉型契機,亟欲擺脫低毛利宿命。

向來低調的可成2015年市值一度站上新台幣3000億元,當時在蘋概股僅次於鴻海和大立光,過去5年每年配息超過一個股本。但隨著中國廠商崛起、機殼產業競爭惡化,可成2019年毛利率跌破30%,至今尚未回穩,外資圈也看淡可成後市,紛紛下修目標價。

今年6月30日可成股東會上,董事長洪水樹曾坦言,當電子產品發展進入高原期,客戶會設法控制成本,「你沒辦法跟趨勢潮流對抗,當大環境改變的時候,只有找第二條和第三條路,這是可成要更積極做的事情。」但當時外界並未料到,可成會採取激進方式對誘人的iPhone訂單做出「斷、捨、離」。

可成出售泰州廠予陸企藍思科技,看似加速紅色供應鏈整合,不免有「資敵」之嫌。但是連蘋果供應鏈績優生都陷入獲利率下滑的困境,處分占營收40%的金雞母其實是不得不為的決定,唯有轉型投入新領域,才有浴火重生的契機。

攤開握有iPhone組裝訂單約30%的代工廠和碩財報,在疫情影響下,今年第1季竟出現營業損失新台幣2.82億元,震驚市場。和碩旗下金屬機殼廠鎧勝-KY為打入iPhone供應鏈而大舉投資,已連虧2年,母公司和碩為降低鎧勝財務負擔,上週宣布將斥資新台幣145億元、溢價21.4%收購鎧勝普通股,未來鎧勝將私有化,和碩認為此舉有助提高效率、爭取更多訂單。

另一家代工廠緯創近年好不容易打入iPhone供應鏈,但在鴻海、和碩2大集團的競爭下,今年7月宣布出售組裝iPhone的昆山廠予陸廠立訊,壯士斷腕的決心獲得外資肯定,同時緯創將繼續擴大在印度的iPhone組裝廠。

美系外資分析,緯創宣布出售中國iPhone事業,預估今年第4季將貢獻每股盈餘約5元,預估交易完成後,緯創明年營收將減少15%,但由於iPhone組裝為虧損事業,在業務結構改善下,營業利益可年增逾24%,營業利益率預估將從今年1.9%提高至明年的2.6%。

或許正如和碩副董事長程建中所言,整個供應鏈是很多元的生態,除了競爭之外,很多廠商還有上下游關係,「不是那麼容易用一句話去區分敵我意識」。對企業而言,什麼模式對永續發展有幫助,都不需要排除。(編輯:鄭雪文)10908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