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消弭貧富差距不靠基本工資 陳冲:應發放基本所得

2020/2/25 10:5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佳蓉台北25日電)機器人逐漸取代人力,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認為,面對高度自動化帶來的失業、貧富差距問題,比起提高基本工資,更應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UBI),政府無條件每月發放固定金額給國民。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天在再度就「普遍性基本所得」(UBI,又稱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制度,撰文投書媒體。

陳冲表示,台灣移民第二代楊安澤(Andrew Yang),先前挑戰參選美國總統民主黨初選,雖然最終宣布退選,但其實聲勢不錯,楊安澤政見之一正是實施UBI制度,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無論其收入或就業狀況,政府無條件每人每月發放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

陳冲指出,楊安澤的看法是,基本所得可提供人民固定收入,使其可無後顧之憂去找其他的工作、遇到不好雇主時,擁有更高議價能力,並促進人民心靈和身體的健康、減少一般社福篩選發放的作業成本、並促進勞動市場的效益,讓人民可以找尋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陳冲也抱持同樣觀點認為,基本所得將可使薪資偏低的基層勞工受惠,同時,許多在家庭工作卻無收入者,例如家庭主婦、許多默默奉獻社會卻無薪水者,如志工,就這些對社會付出有價值的勞力卻未獲得財務報償者,社會仍應提供「購買力」,以示公平。

陳冲引述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18年「未來就業報告」指出,至2022年,機器人能完成的工作量將提高為整體的42%,屆時全球將有7500萬人面臨失業,高度自動化帶來的失業及經濟問題,貧窮、貧富差距、社福體系、教育落差、性別平等、官僚主義、少子女化等,將使基本所得制越來越受到重視。

舉例來說,全球已有許多國家正在進行、規劃或高度關注相關實驗性作法,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及荷蘭中部城市烏得勒支、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和法夫行政區等。

陳冲呼籲,為避免貧富差距擴大,促進社會和諧,台灣也應再思考原有作法;有人主張再提高基本工資,但這種沒做好基本功夫、經喊價而由企業買單的方式,終將影響就業機會,尤其是機器人及自助機器當紅的時代。

陳冲建議,應可思考建立「普遍性基本所得」(UBI),以維持國民基本生活保障,藉此讓失業國民參與資源分配、享受自動化減少勞動需求的成果,這是在機器取代人力後,能讓全體人民平均享受生產成果的最佳措施。

他認為,或是可採用負所得志制(EITC),使收入較低的的受薪家庭也有掙脫貧窮陷阱的機會。民眾有基本所得後,因為有退路,會更勇於創業,追求理想生活方式,助於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只是應如何訂出適當金額,在達到重分配脫貧效果同時,也不會使民眾怠於工作,這才是討論重點。(編輯:楊凱翔)10902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