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非典型就業人數衝上81.4萬人 續創新高

2018/11/29 19:2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9日電)主計總處今天發布人力運用調查報告,2018年從事非典型工作者攀升至81.4萬人,年增1.05%,人數續創新高,但增幅已有減緩,其中「非自願」從事非典就業的占比仍有23.85%。

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一般被稱作「非典型就業者」,由於薪資、福利、權益保障通常不如全日工作者,往往被視為勞動弱勢。

不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說明,隨著工作型態改變,觀察此數據已不能再用非典型就業者等同弱勢的角度來思考,因為非典型工作具備彈性、短期的特點,就業者可能考量職類特性,自願從事非典型工作。

觀察從事非典型工作主要原因,以「職類特性」占比達28.76%居首,「找不到全時、正式工作」占了23.85%、排名居次,其他原因如「求學及受訓」、「兼顧家務」、「偏好此類工作型態」也都有逾1成的比重。

潘寧馨舉例,以營造工班為例,其職類特性是每個工地的施工時間、規模不一,因此工班人員多屬於非典型就業,但這類工作薪資並不低;因「職類特性」投入非典型工作者男性占比遠高於女性,也符合從事勞力工作者以男性居多的現象。

今年5月非典型工作者81.4萬人,占全體就業者的7.13%,其中部分時間工作者42.3萬人,屬臨時性或人力派遣性質工作者63.7萬人,分別較去年增加6000人及8000人。

主計總處指出,觀察近10年趨勢,受金融海嘯影響,2009年、2010年非典型工作者人數年增率均逾5%,近3年因景氣回溫而降至2%。(編輯:林孟汝)10711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