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盤點台灣淡水魚 原生種香魚已滅絕

2017/5/2 11:52(5/2 12:0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2日電)台灣原生香魚在1968年就已滅絕?農委會特生中心表示,即將出版的2016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名錄,把香魚列為「地區性滅絕」等級,目前看到香魚都是1990年代從日本再引進的。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合作彙整的新版淡水魚類紅皮書名錄,目前正邀集各類魚群專家協助審閱及複評工作,即將進行出版。

特生中心指出,這本即將出版的2016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名錄中,就把香魚列為「地區性滅絕(Regional Extinction,RE)」等級。

特生中心解釋,這次名錄評估採用公認主流的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評估系統(IUCN Red List)的流程與方法,將所有蒐集到各種生物的資料,依照IUCN規範進行計算與統計,得到的結果依據其標準給予合適的等級。

這些等級除大眾所關心並耳熟能詳的三個受威脅等級,像極度瀕危(CR)、瀕危(EN)以及易危(VU)等級外,也將包含較少受到注目的接近威脅(NT)、無危(LC)、數據缺乏(DD)等級,甚至是列出已滅絕(EX)和地區性滅絕(RE)類別的淡水魚類,等於是盤點目前已知所有台灣淡水魚名錄的現狀與資料。

特生中心說,透過這種方式建構台灣的紅皮書資料庫後,並希望未來每5年可依據資料變化重新進行評估,瞭解生物變動與保育成效。

特生中心指出,台灣原生香魚其實早在1968年就已滅絕,目前可看到的香魚都是1990年代從日本再引進的。台灣香魚就是因考量到實際情況,才會列在「地區性滅絕(RE)」等級之中。

特生中心表示,這次修訂在資料上以科學化方式呈現,匯集過去20年來累積的調查資料及中研院和水利署的資料庫,以瞭解各種魚類分布的變遷,資料筆數近4萬5000筆,範圍也涵蓋全國。

特生中心說明,透過資料的彙整與比較,發現有些以為分布廣泛、數量穩定的魚類,已經發生劇烈變動。如以往廣泛分布在水圳與池塘的,近年對歷史分布點位再清查的結果卻顯示有嚴重縮減情況。

因此,這份名錄也將菊池氏細鯽由原先列在「易危(VU)」調整至「瀕危(EN)」等級。

特生中心表示,上次淡水魚紅皮書評估是由林務局在2012年所出版,當時公布52種受威脅淡水魚類名錄,其中也包含10種公告的保育類淡水魚。10605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