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原民狩獵模式明年公布 擬試行浮動式管理

2016/12/1 14: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 1日電)尊重原住民狩獵文化跟保育野生動物,在台灣社會掀起論戰。農委會林務局表示,明年5月完成1年調查後,會公布原住民可狩獵模式跟物種,並要試行1年,浮動式控管。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5月起執行第二次阿里山鄒族的狩獵與當地野生動物調查,預計明年5月完成。

林務局副局長、發言人楊宏志指出,關於原住民狩獵文化的執行與保育類野生動物的保育調查,其實民國102到104年間就執行過一次,那2年間透過架設紅外線設備,調查過野生動物數量。

他進一步說明,今年5月起的1年期調查,將搭配學者調查原住民申請狩獵數量,進行比對;例如先了解當地多大面積內有100隻野生山羊,原民申請狩獵30隻,接著觀察1年,了解同空間內數量有無變化,是否變少危及生存,或是維持數量、數量仍增加。

他強調,明年5月完成調查後,將公布原住民可狩獵的物種及狩獵模式,例如以10公頃為範圍,僅劃定其中3公頃可狩獵,另7公頃禁止;然後每年持續觀察物種的數量變化,採浮動式方式持續監控。

對於外界質疑國人自幼被教育不能損害保育類野生動物,也不能吃野味,為何遇上原住民議題就例外,恐有民粹、無限上綱疑慮。楊宏志僅說,公務員必須依法行政,而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1條之一規定,要設法在保存原住民文化與保育野生動物之間取得平衡。

楊宏志另舉例,受委託研究的學者告訴他,美國阿拉斯加准許當地原住民全年狩獵一尾瀕臨絕種的灰鯨。

而「野保法」第21條之一規定,「台灣原住民族基於其傳統文化、祭儀,而有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必要者,不受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十八條第一項及第十九條第一項各款規定之限制。」

同條文並規定,「前項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行為應經主管機關核准,其申請程序、獵捕方式、獵捕動物之種類、數量、獵捕期間、區域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

林務局並補充,以阿里山鄒族調查區域為例,原住民常狩獵的野生動物有山羌、山豬、台灣野生水鹿、台灣野生山羊、台灣野生獼猴、飛鼠、松鼠、雉雞及大冠鷲等,但僅山羌、飛鼠、松鼠不是保育類野生動物。10512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