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核廢乾貯筒恐1年蝕穿?媒體弄錯單位

2015/10/26 20:2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6日電)原能會今天表示,媒體報導核廢乾貯筒恐一年蝕穿,是媒體弄錯單位,將每平方公尺氯鹽沉積率的單位「克」誤解為「毫克」,兩者相差1000倍。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強調,國內核廢乾貯筒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並無安全疑慮。

原能會主管表示,根據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CRIEPI)的腐蝕試驗結果,304L不鏽鋼材料發生腐蝕劣化所需最低累積鹽分約每平方公尺0.8克(800毫克);美國電力研究所(EPRI)試驗研究的腐蝕劣化發生,所需最低累積鹽分為每平方公尺0.1克(100毫克)。

主管說,報載指出,每平方公尺8毫克或美國核管會提出每平方公尺0.1毫克氯鹽就可能使鋼材腐蝕,是將相差1000倍的「克」與「毫克」單位弄錯造成誤解。事實上,核一乾貯場附近的氯鹽沉積率遠低於上述最低累積鹽分的數值,並無安全上的疑慮。

主管更指出,有關金屬的應力腐蝕或腐蝕行為,是要看長期的數據,不能以短時間的環境因子做評估基礎,原能會已要求台電公司必須持續量測氯鹽濃度及應力腐蝕監測數據,定期取樣分析,以確保乾貯筒的密封安全性能,並應撰提乾貯設施維護與監測計畫,併同運轉執照申請文件送審,以強化貯存安全。

核一、二廠乾貯設施安全分析報告審查期間,原能會曾參照美國金屬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tals)針對304不鏽鋼在沿海潮濕及鹽霧環境下的腐蝕測試結果,乾貯設施使用期限為40年,其局部金屬表面平均腐蝕深度為~9.4×10-3 公分(< 0.01 公分)。

由於核一、二乾貯密封鋼筒材質為比304碳含量更高的304L不鏽鋼,發生腐蝕所影響厚度小於0.01公分,對結構完整性影響極小,不會影響密封鋼筒貯存安全性。10410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