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OECD:東南亞經濟太依賴自然

2014/11/11 19: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1日專電)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表示,東南亞的經濟成長很大一部分有賴自然資源,例如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木材,若沒有其他措施,長期來說並不可靠,也有破壞環境的疑慮。

OECD發布新的「邁向東南亞綠色成長」報告表示,自然資源占了東南亞地區超過20%的經濟來源,而OECD成員國的平均僅有2%。此外,這些自然資源消失得越來越快,尤其在汶萊、印尼、泰國和越南。

OECD指出,綠色能源在東南亞發展緩慢,是因為能源政策和對石化燃料的補助多於對再生能源的補助,應該在農林業、礦業和城市運輸領域促進綠色投資,才能減少能源耗費,保存自然資源。

東南亞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導致汙染增加,很有可能造成衛生支出提高,讓平均壽命倒退;氣候變遷對東南亞有很大影響,因此更應該進行結構改革,打造1個更維護環境、兼顧成長的經濟模式。

OECD副秘書長玉木林太郎說,「東南亞目前的成長模式很難長期持續,不過,在東南亞步向現代化、投入基礎建設的此時,也是1個發展綠色成長的理想機會」。

OECD估計,氣候變遷可能會在2060年以前,在東南亞造成5%以上的國內生產毛額損失,尤其是降低農業收穫,及海平面上升衍生的威脅;目前,水患已讓東南亞沿岸城市每年遭受數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且可能於2050年達到每年60億美元。10311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