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當代客語創作計畫啟動 7創作者成果115年將問世

2024/5/16 21:46(5/17 10: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客委會16日宣布啟動「當代客語創作計畫」,由7名小說家、散文家及詩人以一年時間進行全客語創作。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左6)表示,需要更多人響應以客語創作,激發新的文學生命力,母語才能夠延續生存下去。(客委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6日
客委會16日宣布啟動「當代客語創作計畫」,由7名小說家、散文家及詩人以一年時間進行全客語創作。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左6)表示,需要更多人響應以客語創作,激發新的文學生命力,母語才能夠延續生存下去。(客委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客委會今天宣布「當代客語創作計畫」啟動,由7名小說家、散文家及詩人展開全客語創作,成果預計115年問世。主委楊長鎮表示,為了讓客語不再是古老的想像,需要有更多人創作。

客家委員會今天舉辦「當代客語創作計畫」啟動記者會,宣布由利玉芳擔任計畫主持人,聘請陳萬益、彭瑞金、范文芳3名老師擔任計畫顧問。

客委會並說,共邀請7名客語文學資歷豐富的創作者,包含小說家李旺台、甘耀明、高翊峰,散文家吳鳴、張郅忻,詩人羅思容、張芳慈,將以1年的時間進行創作,成果將在115年問世。

楊長鎮指出,7名創作者是老中青世代的知名作家,將用全客語創作,為了讓客語不再是古老的想像,需要有更多人響應用客語創作,激發新的文學生命力,母語也才能夠延續生存下去。

談及首度推動「當代客語創作計畫」的源起,他說,發想來自14至16世紀的西方文藝復興,將母語創作從拉丁文解放出來;以及在中國的五四運動下,華語從文言文的束縛中獲得解放。

李旺台曾發表「獨角人王國」、「播磨丸」、「小說徐傍興」及「蕉王吳振瑞」等小說,後者近日被翻譯成英語,於美國Shadelandhouse Modern Press出版社出版。

甘耀明的著作有「神秘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喪禮上的故事」、「邦查女孩」、「冬將軍來的夏天」及「成為真正的人」等。曾3度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2度獲得金鼎獎,以及金典獎、紅樓夢獎首獎、聯合報文學大獎等獎項。

高翊峰著有長篇小說「2069」、「泡沫戰爭」、「幻艙」,短篇小說集「烏鴉燒」、「奔馳在美麗的光裡」、「傷疤引子」、「肉身蛾」及「家,這個牢籠」等。

吳鳴本名彭明輝,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曾獲第5屆時報散文首獎;結集作品有「湖邊的沈思」、「浮生逆旅」、「秋光侘寂」及「秋光拾得」等。

張郅忻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憶曲心聲」,長篇小說「織」、「海市」、「山鏡」。另著有兒少小說「館中鼠」,並獲得金鼎獎。

羅思容,歌詩作品有「每日」、「攬花去」、「多一個」、「落腳」、「今本日係馬」等。詩文作品發表於「現代詩」、「臺灣文學季刊」、「笠詩刊」、香港「呼吸詩刊」、人間副刊等。

張芳慈,1986年加入笠詩社。1998年與國內多名女性詩人合創「女鯨詩社」。2020年台北詩歌節焦點詩人,作品廣為翻譯約10種外語,近幾年主持上百場藝文沙龍講座,並擔任多場音樂或劇場展演策劃與策展人。(編輯:陳政偉)11305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