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首屆TCA台灣工藝獎 史哲:競賽升級回應新工藝課題

2023/11/17 19:26(11/17 20: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3台灣工藝獎17日在台北舉行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其中纖維創作「容器太空」是作者丁冠云將日常容器擺脫現實物質的軀殼,幻化成另一種靈魂再現,榮獲二等獎。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2年11月17日
2023台灣工藝獎17日在台北舉行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其中纖維創作「容器太空」是作者丁冠云將日常容器擺脫現實物質的軀殼,幻化成另一種靈魂再現,榮獲二等獎。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2年11月1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7日電)台灣工藝競賽今年轉型為TCA台灣工藝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除表彰優異工藝作品外,首度設立「協作獎」,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台灣工藝競賽轉型、升級,即是回應「台灣新工藝」的課題。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2023 TCA台灣工藝獎」今天在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舉辦頒獎典禮,同時展出80件創作獎作品、6件協作獎獲獎案例。

史哲致詞表示,不論是工藝的發展、獎項的辦理都應順應當代現狀與社會趨勢,台灣工藝競賽辦理28年,今年轉型升級為「台灣工藝獎」,回應「台灣新工藝」的課題,除持續獎勵所有卓越的工藝創作者,同時透過增設協作獎,表揚長期以其資源進行研發、支持和協助工藝創作的個人、團體或事件。

史哲表示,協作獎獲獎團體包含台灣藺草學會、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懷德居文化基金會以及工藝家湯文君,將傳統工藝價值活化,賦予創作更多附加價值,成為積極融入且活絡生活、生命及良善經濟循環的角色。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今年總計743件創作獎作品投件,較往年增加3成,競爭激烈。從80件入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的江枚芳「彼岸」金工創作,透過火痕表達首飾中的祝福和傳承;丁冠云「容器太空」纖維創作,將日常廢品容器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靈魂再現;2組作品從觀念轉譯和工藝美學融合上難分軒輊,並列「二等獎」。

至於施權峰「海兔」複合媒材,是以人體跪姿和海兔造型傳達向自然謙敬的作品,獲「三等獎」;呂珮如以各種原木刨皮重組鑲嵌的「傳家寶盒—雍容」,引用材質和圖案等多重寓意製成祝願珍藏木盒,獲得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贊助的「新光三越特別獎」。

2023 TCA台灣工藝獎與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共同辦理得獎作品展出,即日起至11月25日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首展,12月7日至12月18日移師至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6樓續展。(編輯:唐聲揚)1121117

2023台灣工藝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17日下午在台北登場,金工創作「彼岸」獲得二等獎,作者江枚芳透過火痕,轉譯首飾中祝福與傳承的心意。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2年11月17日
2023台灣工藝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17日下午在台北登場,金工創作「彼岸」獲得二等獎,作者江枚芳透過火痕,轉譯首飾中祝福與傳承的心意。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2年11月17日
2023台灣工藝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17日下午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行,並展出80組入選作品,文化部長史哲(圖)出席致詞,嘉許得獎者。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2年11月17日
2023台灣工藝獎頒獎典禮暨展覽開幕17日下午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行,並展出80組入選作品,文化部長史哲(圖)出席致詞,嘉許得獎者。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2年11月1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