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竹藝與時裝的交集點 設計師柯瑋倫探索拼裝之美

2023/10/13 15:04(10/13 15: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竹工藝藝術家林靖格(前右)與設計師柯瑋倫(前左)合作,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交織在服裝中,展現創意。(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112年10月13日
竹工藝藝術家林靖格(前右)與設計師柯瑋倫(前左)合作,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交織在服裝中,展現創意。(文化部提供)中央社 112年10月1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3日電)工藝或服裝都講究拼裝的巧妙,工藝家林靖格與設計師柯瑋倫合作,讓時裝為2種領域增添更多交集,將竹編技法應用於服裝上,反讓竹子柔韌,服裝有稜有角,昨晚當代工藝主題秀上登場。

柯瑋倫為品牌ALLENKO3創辦人,過去服裝主打「將解剖學融入時裝」,實驗骨骼、肌肉等原始版型,再搭配機能副料,將其過程視作一種解剖手法;林靖格專長為竹藝,以大型作品著稱,例如曾以6萬片竹篾打造竹編花海「垂首的謝籃」,還有應運動品牌邀請,以4千多片竹蜻蜓拼湊出品牌LOGO。

柯瑋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過去以異材質結合服裝的創作經驗是瓦楞紙,此次接觸竹藝,前期勤跑林靖格工作室找尋靈感,觀察林靖格的編織手法,也讓他完全突破對竹編的認知,「如果不說是竹材,我可能會認不出來怎麼做出來的,非常多變。」

「編織對於服裝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世界,一般來說,竹編我們會想到家具、裝置等傳統應用。」柯瑋倫說,以林靖格1種特殊螺旋編織技法而言,卻展現如窗花的花紋,從中他也看見竹編的當代性,「有點像是人體DNA結構那樣的螺旋,與我的品牌精神『解構』、『組合』不謀而合。」

要將竹藝融入服裝,初期最讓柯瑋倫煩惱的是竹的特性,他說,竹子無法車縫進布料內,一定要用夾、綁的方式鑲嵌於布料間,但竹的特性卻也讓他最驚豔,「體積很大,但卻意外地輕,且非常強韌,可以不斷折疊。」

服裝上,柯瑋倫將再度運用「解構」手法,將竹編慢慢連接於服裝上,也將林靖格教他的竹編方法,應用於絲帶、布料上,讓觀者難以分別哪些是布料,哪些是竹林。妝容、造型上刻意清淡,讓人聯想到「竹林七賢」。

柯瑋倫說,此次合作他最著重的,反而不是展現時裝,「服裝對我來說是個手法與載體,它具有強大的包容力,反而工藝家才是我想凸顯的主軸,希望透過服裝推廣竹藝,讓大家看到竹藝是這麼酷。」

台北時裝週SS24工藝主題秀「當代工藝 時尚跨界」昨晚落幕,走秀服裝今天起於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至16日。(編輯:龍柏安)11210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