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市唯一書院古蹟 新生代匠師繪門神展新篇

2023/9/14 17:21(2024/2/7 14: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學海書院」為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古蹟,修復作業持續進行中,其中修復重點「門神彩繪」由年僅36歲的年輕彩繪匠師周孟勳執筆,為百年古蹟畫下嶄新篇章。(台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傳真 112年9月14日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學海書院」為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古蹟,修復作業持續進行中,其中修復重點「門神彩繪」由年僅36歲的年輕彩繪匠師周孟勳執筆,為百年古蹟畫下嶄新篇章。(台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傳真 112年9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14日電)台北市文化局表示,位於萬華區「學海書院」為北市僅存書院古蹟,預計民國115年完成修復;其中門神彩繪由年僅36歲的新生代匠師周孟勳操刀,既保留原工藝又有自己的創新。

文化局表示,「學海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日治時期由高氏家族買下建物作為宗祠使用至今,為北市現存僅有的書院建築古蹟。

文化局指出,自民國108年起補助超過新台幣6000萬元協助「學海書院」修復,預計115年修復完成,其中修復的重點門神彩繪工作,由年僅36歲的年輕彩繪匠師周孟勳執筆,為百年古蹟畫下嶄新篇章。

文化局表示,建物三川殿門神彩繪作品,推測是民國61年由北部名師許連成所作,並曾由許連成大弟子陳樹根重繪。

此次修復,文化局指出,考量陳樹根年事已高且多年未從事門神彩繪,決議將舊有門板上門神彩繪先清潔加固,後續將於「學海書院」修復完成後展示,同時依原有工法及材料繪製新門神,保留舊有建築精緻彩繪工藝,並呈現不同世代匠師對於彩繪藝術的對比。

文化局表示,新門神彩繪匠師周孟勳,是目前台灣少數具有文化部傳統彩繪匠師資格的新生代畫師;周孟勳採用台灣傳統彩繪技法「疊色」及「暈色」方式,讓門神彩繪色澤有深淺層次感,華麗與樸素共融。

周孟勳指出,傳統彩繪門神服飾上的「雲紋」畫工相當精細,他傳承古法,仔細畫下一小朵、一小朵的「雲紋」,希望保留傳統特色;而服飾上的「龍尾」圖騰則有自己的創新。

他說,以往比較強調「龍首」,他畫的「龍尾」則在門神的服儀上一眼就看到,以台語發音「大趴尾/大業」,隱喻「學海書院」、如今的高氏宗祠家大業大。希望人們看到他彩繪的門神,除了感受色澤華麗,也有溫暖守護的意象。

周孟勳表示,他大四時就期許有朝一日成為台灣的專業彩繪師,這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嚴謹的工藝品。

高氏宗祠所有權人指出,傳統宗祠較少有門神彩繪,但高氏家族先祖曾任官職,所以宗祠才會有門神彩繪,相當特別;也全力支持周孟勳的作品,讓傳統技藝繼續傳承下去。(編輯:戴光育)1120914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學海書院」為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古蹟。(中央社檔案照片)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學海書院」為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古蹟。(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