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黃河蘭州浮橋圖」裱褙遭裁 2013年修護完成

2022/11/7 19:2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7日電)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指出,故宮院藏「黃河蘭州浮橋圖」曾於2012年遭一名林姓科長毀損。故宮表示,「遭人為毀損之陳報密件,已完成解密程序」,該畫已於2013年修護完成。

林宜瑾日前於臉書發文表示,只為了配合櫃內空間,故宮院藏「黃河蘭州浮橋圖」於2012年時,被一名林姓科長要求人員把「原裝裱」的「花綾」左右兩側各裁掉一部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則於昨天發布聲明表示,遭裁切花綾的文物,經查事件發生後並無進行修護的紀錄。故宮將啟動檔案清查及密件檢討,將已無列密理由的檔案解密,並於清查完成後公布清查結果。而關於當事人是否受懲處,經檢視資料,查無該事件的懲處紀錄。

立法院教文會召委鄭正鈐今天率立委赴故宮考察庫房,此外也詢問故宮是否能供眾人查看「黃河蘭州浮橋圖」現況,並開放媒體見證。以外觀觀察,「黃河蘭州浮橋圖」裱褙已無被裁切痕跡。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雖然昨天故宮聲明提及「黃河蘭州浮橋圖」事件發生後無進行修護的紀錄,但書畫文獻處研究員盧雪燕說,「黃河蘭州浮橋圖」已在2013年完成修護。有關當年修護紀錄等資訊,故宮院長吳密察表示,未來將盡可能以最大限度解密過去密件。

盧雪燕今天也在「黃河蘭州浮橋圖」旁解說,當年裁掉的裱褙,故宮研判是1931年所裱,「其實不是文物一部分」,而畫芯一直是完好的,「但仍然不恰當的是,因為當時那位職員沒有經過任何行政程序下就去裁切。」(編輯:張雅淨)1111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