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擊樂劇場「木蘭」不斷進化 創造現代東方感

2021/11/29 19:02(11/29 20: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9日電)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木蘭」即將推出4.0版,透過影像與服裝的大幅創新,打破「木蘭」只存在於古代典籍之感,用聽覺與視覺創造現代東方感,也不斷進化淬鍊這部經典之作。

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天舉行擊樂劇場「木蘭」記者會,全體團員著裝上台演奏,新一代擔任「擊樂木蘭」的戴含芝與擔任「戲曲木蘭」的黃宇琳粉墨登場,在在展現氣宇軒昂的生命力。飾演士兵的團員臉上刷上銀色彩妝,與馬林巴琴的銀色琴鍵相輝映,象徵戰爭留下的光榮印記,也讓「木蘭」擊樂劇場更加撼動人心。

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從2009年「披京展擊」的初步嘗試,到2010年擊樂劇場「木蘭」初生,2013年達全然改版規模的新版「木蘭」,以及受邀國際巡演得到高度好評,打擊樂與京劇深度融合的「木蘭」,已經成為樂團代表作之一。

朱宗慶強調,樂團不會以此為滿足,這次重新演出,繼續打磨,在格局上也不設限,甚至推翻戲曲美學為本的設定,希望透過「變與不變」的交互辯證,來演繹永恆流傳的經典性。

這次的製作團隊都是一時之選,其中投影部分邀請影像設計王奕盛將各場景重新進行色彩分析,運用東方畫作的技法,如留白、潑墨等,搭配3D模型線條創造出不同的變化。

王奕盛表示,過去為這部作品所創作的影像,今日再看,其實很多可以做得更好,「我也希望不只被動提供服務,這裡需要戰場,我就給戰場的意象;而是能夠透過影像繼續提升作品的藝術性。」

除了翻新視覺之外,這次從南到北開了10場演出,演出卡司也有別以往安排,包括京劇木蘭、擊樂木蘭、小木蘭及馬伕等4角色,都以「雙卡司」方式進行巡演,世代演出者輪番登場,展現各具千秋的詮釋風格和舞台風采。

導演李小平表示,這次重演,無論在聽覺與視覺都有很大突破,他也爬梳劇情,加上大將軍一角,讓木蘭這個角色更有說服力。李小平說,如果說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擊樂劇場「泥巴」關鍵字是「跑」,這次「木蘭」的關鍵字就是「打」,「朱團團員從身體表現到音樂表現,已經展現了絕對的自信,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2022擊樂劇場「木蘭」將於2022年1月1日起,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進行巡演;今年12月30日及31日將提前在國家戲劇院演出3場,與觀眾一起跨年。(編輯:張雅淨)11011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