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游錫堃推吟詩在地化 盼下一代暸解台灣歷史

2021/11/13 14:19(11/13 17: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新北13日電)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表示,應仿效日韓讓吟詩在地化,吟詩時不一定要用文讀音,要讓一般人都聽得懂,應使用白話音。且希望未來吟詩比賽時,指定吟唱至少達到一半本土化台灣詩。

游錫堃上午出席新北市灘音吟社第四屆全國台語漢詩詞吟唱比賽,包括立委江永昌、新北市中和區區長賴俊達、新北灘音吟社理事長洪世謀等人一同出席觀賞這場,年齡從9歲到80歲共百人參賽的現場吟唱盛況。

游錫堃致詞表示,吟詩是個很好的活動,豐富人們的文學修養,尤其這是一種吟唱藝術,同一首詩,在不同的年紀和心境下吟唱起來都不一樣,是可以讓個人主觀發揮的藝術活動。

他說,日治時期台灣有300多間詩社,蔣介石來台後禁方言、推國語,漢詩因此被禁,詩社也紛紛關閉。幸而2000年政黨輪替,在詩壇前輩努力推廣之下,漢詩吟唱逐漸恢復興盛。

游錫堃建議,此時應該仿效日韓讓吟詩在地化,如楓橋夜泊在日本很出名,就是因為用日語吟唱。而所謂在地化,是指吟詩時不一定要用文讀音,尤其現代知識普及,要讓一般人都聽得懂,應該使用白話音。同時也希望未來吟詩比賽時,指定吟唱至少達到一半本土化台灣詩,讓下一代因為吟詩而了解台灣的山川人文、歷史文化。

游錫堃接著現場即席演唱了一首江蘇進士錢振鍠所做「弔簡大獅」,表達對抗日英雄簡大獅的敬意。談到蔣渭水的文化抗日,他則吟唱「悼蔣渭水先生詩」,表達對威武不屈的風骨及創立文化協會啟蒙台灣文化的敬佩。

最後,游錫堃吟唱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1924年所作七言律詩「吾人」,他表示,這首詩在當時啟發無數台灣人,以非暴力方式和日本人抗爭。

游錫堃期許,詩詞能和普羅百姓和山川人文相結合,讓學生藉由詩詞充份知曉台灣的歷史和世界觀。(編輯:郭無患)11011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