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思辨之夜探討自然共生 思索氣候變遷影響

2020/1/31 20:21(1/31 20: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31日電)2020思辨之夜今晚舉行,今年以「與自然共生」為題,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從近期的澳洲森林大火到武漢肺炎疫情,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訊,藉論壇重新省思環境議題。

文化部從2018年起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舉辦思辨之夜活動,今年已邁入第3屆。2020思辨之夜今晚在台博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行,本屆以「與自然共生」為題,探討面對當前氣候變遷的社會影響、文化的省思,如何促進公民參與改善現狀,期盼引起大眾對公眾議題的重視。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過去人類將大自然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但事實上人類對於大自然的予取予求己經到了臨界點。

蕭宗煌指出,2019年「地球的超載日」提前了60天, 目前人類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是生態系統再生的1.75倍,「我們正在預支未來世代的資源,值得大家反思。」

他提到,最近澳洲森林大火、南法的洪水與大雪,甚至當下的武漢肺炎疫情,都是大自然給的警訊,「人類如果一直違背大自然的法則,民眾生活中的恐懼與生存的威脅就一直存在。」

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暨文化處長柯柏睿(David Kibler)表示,法國在全球200多個城市同時舉辦思辨之夜活動,「世界要進步,靠的就是人類思想的進步、思辨上的突破,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編輯:謝雅竹)10901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