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醫生轉行藝術家 謝宛儒羅馬展出生命經歷作品

2019/3/11 12:47(3/11 15: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1日專電)身兼醫生、聲樂家、畫廊總監的台灣藝術家謝宛儒日前受邀至羅馬當代藝術館參展。她的水墨創作感動許多義大利參觀民眾,還有人天天都到她的展場報到。

謝宛儒6歲移居美國,畢業於名校史丹佛大學,之後學醫並在美國開了自己的診所,育有兩子。

但白袍生涯未讓她忘情藝術,數年前她決心搬回台灣照顧年邁的父母,並全心投入藝術工作,她笑稱,從小很多決定都是為了迎合社會期待,現在她實現自己的「台灣夢」。

羅馬當代藝術館(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of Rome)邀請她5日至10日展出藝術作品,謝宛儒特別感謝駐義代表李新穎。她去年底訪問羅馬時,李新穎帶她參觀羅馬當代藝術館,她看到徵求國際藝術家現場創作的展出計畫,當場許願說若能來就太棒了。

謝宛儒表示,沒想到李新穎記在心上,後來真的向計畫策展人德菲尼(Giorgio De Finis)促成此事,讓她有了這次難得的羅馬展出經驗,她覺得這對她的創作生涯影響很大。

謝宛儒說,展場包括一個玻璃隔起的空間,藝術家在裡面創作,觀眾在外面參觀,甚至會過來跟你交談,讓她首次體驗在創作時,一邊與來自全世界不同背景的人互動。

其中有不少令她感動的回饋。謝宛儒說,一位義大利藝術家對她說「你的作品填滿了我的心」,她覺得這是最好的讚美。

還有觀眾從作品看出謝宛儒的生命經歷。謝宛儒說,她曾學習日本武術薙刀,雖然沒寫在作品介紹裡,但還是有義大利觀眾說,看她運用筆墨的姿態,讓他們聯想到了柔道、合氣道。

謝宛儒日前參觀聖伯多祿大教堂後,被內部的莊嚴華美感動,也特別創作一幅具有羅馬元素的作品,在她原本只用黑色的水墨畫上,添加藍色和金色。

謝宛儒10日下午舉行分享會,近日在展覽結識的粉絲都來捧場,李新穎、前義大利駐台代表馬忠義(Mario Palma)等均出席。她並在展覽後,將該幅添加羅馬元素的作品致贈給羅馬當代藝術館。(編輯:高照芬)10803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