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明華園新作俠貓 看見被遺忘的台灣英雄

2018/1/10 18:23(1/10 19: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宜儒台北10日電)以台客武俠創始人施達樂的武俠小說「小貓」為原型,由現代劇場導演黃致凱操刀、小說家王瓊玲重新編劇,明華園新作「俠貓」讓傳統歌仔戲有新貌,要觀眾看見被遺忘的台灣英雄。

「小貓」是施達樂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曾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獎」評審獎,小說以台灣抗日初期的史實人物「林少貓」為主角,寫他立志混黑道、當大尾鱸鰻,最終誤打誤撞成了義軍之首,以民間團練宋江陣與客家流民拳力抗日本,成為抗日代表英雄。

回憶這部10餘年前寫下的小說,施達樂說,過去讀的武俠,多是三山五嶽、大江大海、蓋世英雄、武林第一的故事,「為什麼沒有人寫一本我們台灣在地英雄豪傑、像你我身邊的小人物奮鬥打拚的故事呢?」

也是這樣的在地英雄精神,吸引了明華園,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說:「應該讓那些默默無名的、已經被遺忘的小人物英雄被這一代的、下一代的觀眾看見,要大家記得,台灣曾經有過這樣一群人,為了自己腳下這塊土地奮鬥守護著。」

透過王瓊玲典雅又不失鄉土氣息的筆法,刀光劍影的激昂基調之外另有柔情俠骨的浪漫情懷。在傳統歌仔戲架構下,黃致凱以現代音樂劇的手法重新調度場面,以弦樂鋪開大時代底下小人物的悲壯感,透過林少貓的人物故事,回看當年的台灣與為自己信念奮鬥著的小人物們。黃致凱說:「這作品不只是歌頌,而是想讓人也思考:變動的大時代下,每個人的存在價值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跨界演出,不僅是明華園的一大挑戰,也是他們落實傳承的企圖展現。在「俠貓」的演出裡,當家小生孫翠鳳不再是主角,而是主角「林少貓」的師父,主角則由孫翠鳳的乾兒子、明華園青年軍武生陳子豪擔綱,另邀請歌手管罄、錦雯等人共同參與。

「俠貓」自1月20日起自台南新營文化中心展開全台巡演,接連在高雄大東文藝中心、台北的台灣戲曲中心、屏東藝術館、嘉義文化局音樂廳與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10701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