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歐盟接連發起反補貼調查 中國揚言反制手段充足

2024/5/18 22:1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8日電)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接連發起反補貼調查,有分析稱雙方正處於貿易戰邊緣,中國官媒今天揚言已有充足的反制手段,如果歐洲繼續採取行動,中方將不得不祭出一系列措施予以回擊。

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今天晚間在微博發布「獨家披露」,引述不具名知情人士作以上放話。

玉淵潭天點名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發起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引發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與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公開反對。

文章稱,范德賴恩為首的部分歐盟政客炒作所謂反補貼調查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一個細節足以說明問題:去年7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開始渲染中國電動汽車「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文章並指出,過去幾年,范德賴恩在一些問題上與美國政客「亦步亦趨」。這樣的行徑,引發了歐盟不少國家領導人的不滿。今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就公開表示,歐盟執委會主席的職責是捍衛整體利益,不能過度政治化。

玉淵潭天指范德賴恩自己開啟了歐洲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的「補貼時代」,去年2月1日正式推出「綠色協議工業計畫」。這一計畫原本是為了提高歐洲在清潔能源領域上的競爭力,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歧視性補貼的問題。

文章引述統計稱,歐盟向電池製造商提供了30億歐元補貼。當前,有至少7個歐盟國家為工業投資提供土地補貼;至少11個國家為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文章還指歐盟在農業領域也存在大量補貼情況。根據歐盟2023至2027年中期預算,歐盟直接支付給各成員國的農業補貼為1940億歐元,年均388億歐元;而有研究表明,歐盟農業補貼的82%可能都流向高排放畜牧業。

文章稱,「從這些數據中就能看出,部分歐盟政客叫囂著對中國企業發起反補貼調查,完全是單邊主義、雙標主義的體現」。

玉淵潭天宣稱,「針對部分歐盟政客打壓中國企業的行徑,中方準備了充足的反制措施」。

文章引述熟悉經貿領域的律師沈倩稱,在包括葡萄酒、乳製品等在內的歐盟農產品,都非常依賴中國市場。

沈倩表示,歐盟的補貼行為、傾銷行為導致中國相關產業受到了實質性損害,中方也有必要以實際行動展現中方維護中國企業利益的決心。

文章並提到,除了農產品,歐盟在航空器等領域同樣依賴中國市場。空中巴士公司最近發布的報告預計,中國有望超過歐美,成為全球最大航空服務市場。這對於歐洲航空器公司意味著機遇,而某些歐盟政客意圖打壓中國,無疑是在「吃飯砸鍋」。

文章還稱,「中國業界對歐盟的補貼政策和惡劣做法非常不滿,認為這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產業的利益,呼籲政府利用一切手段予以反擊,包括發起反補貼反傾銷調查」。

玉淵潭天最後表示,當前全球共同面臨氣候危機與挑戰,中歐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應對危機,「是成為隨美起舞的政客,還是成為像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一樣的政治家,這是擺在歐洲這些領導人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歐盟執委會去年10月宣布對中國出口到歐盟市場的純電動汽車(BEV)展開反補貼(anti-subsidy)調查,以了解中國供應鏈是否受益於違反歐盟及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政府補貼。

據歐盟法規,此案應於13個月內調查完畢,但啟動調查9個月後便可針對中國電動車施加暫時性補救措施,也就是7月上旬起,歐盟隨時可能對中國課徵懲罰性關稅。

范德賴恩日前表示,歐洲必須阻止中國獲得大量補貼的電動車湧入歐盟市場。(編輯:楊昇儒/周慧盈)11305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