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廣東梅大高速塌方48死 中國學者嘆重大事故相關討論不見了

2024/5/12 12:23(5/24 09: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廣東梅大高速公路1日塌方造成48死。(中新社)
廣東梅大高速公路1日塌方造成48死。(中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2日電)廣東梅大高速公路1日塌方造成48人死亡的悲劇,但死難者名單未公布、陸媒不見追蹤報導。學者感慨,中國重大事故的法律責任等話題已從公共領域消失,私人事務卻越來越多被拉進公共領域檢視。

擅長調查報導的財新網,昨天撤下一篇特稿「梅大高速悲劇」。而其他的媒體,除了初期報導死傷情況、政府道歉外,在廣東省政府5日成立以省長為組長的調查評估組後,基本上也集體「失聲」。

一些中國的媒體人將此事件與2011年7月23日發生在溫州的高鐵追尾事故相比,當時溫州警方還公布39名死亡者名單。如今,中國調查報導的空間越來越小,災難新聞不公布死者名單也幾乎成為慣例。2022年5月湖南長沙樓房坍塌釀53死就沒有遇難者名單的報導,引發部分網友不滿,自發尋找這些人的身分。

梅大高速事故沒有遇難者名單,梅州市政府網站則是10日公布了5名在這次災害中擬列為「見義勇為」人員的名單,他們攔截了多量欲駛往塌方處的車輛,並救起多名傷員。

北京清華大學法律學者勞東燕今天在社群平台微博發文,儘管未點名具體事件,但她說,公共事件的事實越來越無從得知,重大事故頻出,是否涉及刑事責任或其他法律責任的追究等相關話題,完全從公共領域中消隱了,似乎這樣的事故僅僅是一場不幸或是天災。

她說,相反地,私人事務越來越多被拉入公共領域,在顯微鏡下細細加以察看,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被上綱上線,「想想也是挺荒謬的」。

在財新網已經下架的特稿中,建築專家表示,發生如此大面積的塌方,首先要追問路基、邊坡穩定性是否存在問題。報導中並有專家根據此次塌方現場不同角度照片及衛星影像等資料,探討導致地基移動的可能原因,包括施工時是否將回填土壓實足夠等。(編輯:唐佩君)11305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