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分析:碧桂園拋售資產逾219億 砸鍋賣鐵拚自救

2024/1/24 21:59(2/28 11: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一處碧桂園建案。(中新社)
圖為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一處碧桂園建案。(中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4日電)陷入債務困境的中國地產開發商碧桂園近期拋售資產近人民幣50億元(下同,逾新台幣219億元),分析指出,這是碧桂園砸鍋賣鐵力拚自救,因此加速拋售資產。

中國媒體21世紀商業評論今天報導,1月22日,碧桂園在廣州產權交易所掛牌5個資產轉讓項目,合計擬轉讓價格高達38億1800萬元。

這些項目均位於廣州,包含辦公室、辦公大樓、飯店、公寓大樓等多種物業,全部產權清晰,業內人士預計,變現速度會相對快。

報導說,碧桂園澳洲子公司Risland Australia上週擬出售雪梨剩餘所持地皮,出價2億4000萬澳幣(約新台幣49億5700萬元,人民幣11億3800萬元)。

這是碧桂園在澳的最後一個項目,公司透露,項目正在接洽中,若一切順利,交易預計上半年完成,初步統計,2024年元月1月還沒結束,碧桂園拋售的國內外資產已近50億元。

若併計去年12月中旬,碧桂園清倉「萬達系」股權的30億6850萬元,則回籠近80億,對於流動資金吃緊的碧桂園而言,這是頭等大事。

陷入經營困境的碧桂園去年12月宣布,4名主管決定自砍年薪,其中之一由人民幣300萬降至12萬。

當時董事局主席楊惠妍宣示:「家族肯定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的,公司會努力探索出一條盡快恢復正常經營的有效路徑。」

21世紀商業評論的報導說,如今碧桂園加速出售資產,砸鍋賣鐵,只為自救。

不過今年上半年,碧桂園的外債壓力依然不小。企業預警通顯示,目前碧桂園存續的美元債共15支,餘額達99億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0億元),因此確保現金流,關鍵還是在於拓展銷售。

但去年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金額1742億8000萬元,年減超5成,情況不太樂觀,公司預計,今年市場仍低迷。

楊惠妍說:「2024年公司預計交付量超48萬套(間),仍然是天量的交付任務,公司上下要從資金、資源以及個人狀態上做好充分準備。」(編輯:曹宇帆/張淑伶)11301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