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沒有戰狼味 劉建超可能接任中國外長

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之姿,選在台灣總統大選的同時,劉建超1月間到美國訪問5天,並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際能見度宛如中國外長。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台北特稿

2024/1/16 15:49(1/16 16:09 更新)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中新社)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中新社)

如同去年夏天突然消失於公眾視野、隨後被撤換的前中國外長秦剛,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也曾長期擔綱外交部發言人工作,但與秦剛不同的是,身形略為福態的劉建超向來嗅不出「戰狼」味,而若外界預測成真,風格偏向穩健的劉建超不久後可望成為下任中國外長。

其實早在2022年秋天中共20大之前,就有分析指劉建超是新一屆中國外交部長的可能人選,而且沒有評論認為劉建超當時若接下外長會是所謂的黑馬,這代表他的資歷、資格基本未受質疑。相較之下,秦剛在短短4年多之內從副外長、駐美大使一路升上外長,並當上副國級領導人層級的國務委員,官運亨通地令人側目。

秦剛「出事」後,曾任外長近10年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回鍋」接下外長職務,過渡的意味不言可喻,只是自秦剛下台的這半年多來,外界一直難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聖意」落在何處,直到劉建超近日率團出訪美國,新任外長人選終於浮出水面。

成立於1951年的中聯部是中共中央負責對外工作的職能部門,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夕的重大敏感時刻,劉建超以中聯部長的身分在美出席了多場活動,類似情況罕見;而且就在台灣選舉13日投票的前一天,風塵僕僕剛結束中東行返國的布林肯立即在華府會見了劉建超。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直言,劉建超這次以中聯部長身分訪美以及布林肯(Antony Blinken)加以接待的原因,就是劉建超很可能出任中國外交部長。

下個月23日將滿60歲的劉建超比秦剛大了兩歲,正式進入外交部工作的時間也比秦剛早了一年。自1987年擔任外交部翻譯室科員至今,劉建超職業生涯大部分在外交系統度過,期間兩度擔任「救火隊長」的角色。

一次是2009年中菲關係高度緊張之際出任駐菲大使,陸媒形容「一方面,菲方在南海問題上屢次侵犯中方利益,另一方面,國內要求對菲示硬的呼聲日益強烈」。

第二次「救火」也與秦剛有間接關係。2015年,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兼禮賓司長張昆生涉嫌違紀被免職,時任新聞司長秦剛轉任禮賓司長,時任部長助理的劉建超接下新聞司的工作,兼任新聞司長。

陸媒當時分析,在中國政壇,當「救火隊長」往往意味著領導的青睞,而當好「救火隊長」則代表通過了考驗。

劉建超外交官職業生涯另有兩次跨界演出,包括2015年9月轉任中共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負責人、中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副部長級)。當時北京正展開「獵狐行動」,動用各種手段迫使涉及貪腐的海外逃犯返國。劉建超由外交官變成「獵狐」者,據指是因為當局需要懂外交、會溝通、有經驗的外事人才。

另一次跨界則是2017年上半年擔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當年7月並當選成為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劉建超這次訪美期間談及台灣議題時用字遣詞相對溫和,採訪過他所主持外交部記者會的媒體對此不感陌生;而據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多年前的報導,自2001年底擔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7年多時間,劉建超主持過300多場不同場合、不同規模的記者會,無論碰到什麼問題,從不說「無可奉告」;劉建超自己則曾經提到,「只有尖銳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闡述自己的立場」。

中國官方目前為止仍對習近平欽點的秦剛落馬原因三緘其口,但憑各種猜測繼續,只是被秦剛事件弄得灰頭土臉後,一般預料當局在外長這一要職的選人用人上將更加謹慎,包括中國全國人大3月可能產生新的外長前,讓華府提前認識沒有美國經驗的劉建超。劉建超身上雖沒有習近平上任以來當紅外交官展現的戰狼風,卻應是當前形勢下應該的選擇。(編輯:唐佩君)1130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