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紐時:中國無意救房市 轉向加大投資製造業

2023/11/7 16:01(11/8 07: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從上海市外灘望向浦東新區陸家嘴。(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從上海市外灘望向浦東新區陸家嘴。(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7日電)美媒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已採取新的經濟計畫,即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並且無意出手救房市。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上週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國有銀行已開始持續減少為房地產行業提供貸款,這是從2005年中國開始有可比紀錄以來的首次。大量資金流向製造業,尤其是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等快速成長的行業。

報導說,疫情以前,中國銀行系統每年向房地產行業增加相當於7000多億美元的貸款。不過,截至今年9月的12個月裡,房地產業的未償貸款總額略有下降。銀行減少了對開發商的貸款,家庭償還了房貸,同時新房貸數量下降。

報導說,中國房地產業危機的根源在於借債驅動了40年的投機行為,它將房價推高到與租金或家庭收入不成比例的程度。

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已在幾年前開始限制向房地產業貸款,引發行業最近的衰退,但政策制定者現在不願意通過再次大規模發放住房貸款來拯救房地產業。

除此之外,報導指出,銀行提供給工業企業的淨貸款從2019年前9個月折合630億美元,飆升至今年前9個月的6800億美元。增加貸款的部分用於發展半導體行業,以及電動汽車製造和造船等行業。

不過,報導說,這種做法是有風險的,因為中國工廠長期存在供過於求的問題,數量遠超過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且加大製造業可能會導致出口的增多,這也會引起貿易夥伴的不滿。

報導說明,增加向製造業貸款凸顯中國政府無意救助國內負債累累的房地產市場。約占中國國民經濟1/4的建築和住房行業目前正受到房價、房屋銷售以及投資急劇下降的影響。

報導表示,中國增加對其他行業的投資可能會刺激未來的經濟成長,以部分抵消房地產行業的麻煩。

不過,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最近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的論壇上表示,房地產行業還沒有觸底。

經濟學家在這一論壇坦言,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相當嚴重,上次遇到這種挑戰是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1976年去世後的那幾年。

但專家預測,對新的製造技術的大筆投資將帶來回報。(編輯:呂佳蓉/周慧盈)1121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房地產危機若引爆 學者:30年繁榮將回原形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