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政治局會議未提房住不炒 官媒稱仍要長期堅持

2023/8/23 12:08(8/23 16: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3日電)今年7月,中國官方首次在經濟相關高層會議中不提「房住不炒」,引起關注。官媒經濟日報今天刊文指出,仍要堅持「房住不炒」,儘管很多城市,房價已不具備過快上漲的基礎。

中國國務院舉辦、中宣部管理的經濟日報今天刊文指出,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70個大中城市房價等數據來看,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仍存下行壓力。有些人認為當前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炒房的沒那麼多了,再提「房住不炒」已不合時宜。

但文章認為,「房住不炒」定位仍然要堅持,沒有過時。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分化明顯,在一些熱點城市,供不應求的情況依然存在,一旦炒作房價重來,又可能重走過度依賴房地產的老路,對經濟社會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文章指出,房地產業在過快上漲階段存在「高槓桿、高負債、高週轉」特點,「三高」模式讓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存在很大弊端,如今已難以為繼。

文章說,「房住不炒」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一項總原則,不應也不會改變,須長期堅持。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是客觀事實。「不能誇大其作用,像過去一樣對這一行業存在過度依賴的傾向」;也不能輕視其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還有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

2022年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6.1%,與房地產業有密切關係的建築業,2022年增加值占GDP的6.9%。文章認為穩住這兩個產業,對穩定經濟大盤有重要意義。

此外,房地產的相關貸款占銀行信貸的40%,房地產的相關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居民財富60%在住房上,「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房地產業對原材料供應、傢具家裝等上下游產業以及就業的帶動作用也都非常突出。因此,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住不炒」成為2017年起的房市指導原則,各地頻繁推出政策「打房」。

此後歷經嚴格的房地產業監管措施,阻斷許多高負債房地產開發商的融資管道,再加上疫情封控衝擊,許多房企開始面臨債務違約、破產等危機。房地產業低迷也影響整體國家經濟。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在經濟相關高層會議中不提「房住不炒」,並定調「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編輯:曹宇帆)11208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