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布林肯王毅慕尼黑會面 分析:雙方有意從氣球事件翻頁

2023/2/20 13:25(2/20 13: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晤。圖為兩人2022年7月9日在印尼峇里島會面。(Stefani Reynolds/Pool via 路透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晤。圖為兩人2022年7月9日在印尼峇里島會面。(Stefani Reynolds/Pool via 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0日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於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晤。學者分析,這場會晤意味氣球事件告一段落,雙方都有意願翻頁。

布林肯(Antony Blinken)18日與王毅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

慕尼黑安全會議

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MSC)於1963年首度召開,是有關國際安全政策的年度會議,前身是國際防禦科學會議(Internationale Wehrkunde-Begegnung),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同類安全事務會議。

在過去數十年,慕尼黑安全會議已成為討論國際安全政策最為重要的獨立論壇。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國數百位高層人士參加會議,就當前和未來的安全挑戰展開激烈辯論。

與會者包括國家元首、部會首長、國際和非政府組織的重要人物、產業界、媒體業、學術界和民間社會的高級代表。

會議每年2月召開,舉辦地點在德國慕尼黑的巴伐利亞霍夫飯店(Hotel Bayerischer Hof)。

看更多
關閉
(MSC)場邊會晤,這是中國偵察氣球1月底入侵美國領空導致美中關係緊張加劇以來,兩國高層外交官員首次會面。

澎湃新聞20日報導引述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吳心伯意見表示,從政治層面看,這次見面意味氣球事件告一段落,雙方都有意願翻頁。中方將其視為偶發事件,問題在於美方不斷炒作,將該事件升級成對兩國關係構成負面衝擊的嚴重事件。

吳心伯補充:「從技術角度來看,對於中方來說,這一事件還未完全結束,美方是否能糾正錯誤,以合理的方式負責任地處理被擊落飛艇(指氣球)殘骸也是一個觀察點。」

吳心伯認為,氣球事件近期持續升溫、發酵,其中少不了反華勢力推波助瀾,「這也提醒我們,在處理中美關係時,既要加強危機意識,也要適當降低預期,對隨時可能出現負面衝擊和變化做好準備」。

吳心伯指出,氣球事件讓中方認識到,當前美國國內存在一股強大活躍的反華勢力,抓住各種機會攻擊中國,損害兩國關係。從這個事件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管理國內政治能力較弱,很容易被反華勢力政治炒作牽著鼻子走,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關係的脆弱性和波動性較高。

氣球事件逐漸平息後,仍有兩個方面值得關注。吳心伯提到,其中之一是雙方還能否朝著去年11月中美峇里島會晤的共識繼續推進,包括恢復(兩國高層官員)部分交往,例如,推動美方提出的布林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訪中。

另一方面為,中美之間的聯合工作組能否處理好雙方共同關心的具體問題,能否取得更多突破和進展也有待觀察。2021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拜登通電話後,中美雙方成立了聯合工作組,就處理雙邊關係具體問題進行商談。

談及中美領導人通話可能性,吳心伯分析,領導人通話需要創造條件和氣氛;但是美方言而無信,去年峇里島會晤後,不僅加大在科技問題上對中國施壓,還繼續在台灣問題發起挑釁,近期也未能處理好氣球事件,「目前,通話的時機恐怕不合適」。

港媒香港01在20日報導引述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朱鋒意見指出,這次中美最高外交官在慕尼黑會議期間場邊會晤,顯示當前中美關係複雜、嚴峻背景下,雙方都希望保持接觸、對話和溝通的意願。(編輯:曹宇帆)11202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王毅:美擊落氣球濫用武力 擴大事態必奉陪到底
172.30.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