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人權益限制多 放寬外國人永居權引發反彈

2020/3/6 18:5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官方日前公布有關外國人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辦法的管理條例草稿,引發許多中國人反對。分析認為,這凸顯出中國人本身權益不足,才會有對外國人能輕易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排斥感。

中國司法部在2月27日公布了「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的徵求意見稿,內容發布後引起輿論爭議。

根據湖南省官方新聞網站「紅網」,反對意見主要認為,外國人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的門檻過低,同時,這些條例的用語寬泛,存在非常多的漏洞,會導致大量外國人來中國與中國人搶資源。

條例中規定,獲得永久居留證的條件,比如在不同領域有「突出貢獻」、「國際公認傑出成就」、「國內知名企業」、「國際知名高校」之類的表述比較多,外界擔心執行時會有很多漏洞。

此外,這份條例也讓敏感的「雙重國籍」問題再掀討論。中國不許民眾擁有雙重國籍,許多已經取得外國籍的「中國人」,將資產轉移到國外,又可以透過在中國投資人民幣1000萬元、與中國人結婚等方式,獲得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享受購房、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等國民待遇,甚至是其他超國民待遇,相當於是事實上的「雙重國籍」。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引述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認為,條例引發巨大的反對聲浪凸顯了中國人口、戶籍和民族三大政策的不合理之處,從而成為民眾不滿的宣洩口。

他說,中國用計畫生育政策限制人口成長,現在卻放開外國人居留,讓普通民眾情感上難以接受。其次,一個普通河北人在北京工作30年,也難以取得北京戶口,如果一個國外留學生透過新條例得到相應的權益和福利,民眾無法接受。

黃文政也提到,以往中國當局對一些少數民族的優待已經讓一些漢族人不滿,民眾擔心未來會對外國人實行「超國民待遇」。

微信公眾號「搶占外媒高地」日前發布的一篇文章則指出,中國人之所以對於外國人取得永居權一事特別敏感,原因是中國的公民權有限,也就是不像多數民主國家的公民有選舉、被選舉等參政權,導致公民權和永居權之間的權益差別不大。但這篇文章已被刪除。

新京報今天也刊登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田方萌文章指出,這份條例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才,以中國有14億人口來看,僅有不到150萬的外籍人士,這和中國的大國地位並不相稱。

他說,絕大多數在中國的外籍員工都屬於短期移民。據201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只有不到2成的外籍居民在中國居留5年以上。這次的條例比先前的規定更為放鬆,目的就是要吸引高級人才定居中國。

他並表示,符合申請「中國綠卡」條件的在中國外籍人士應該不到2萬人,而且這些人的配偶、家屬要一併申請移民中國的條件比美國相關規定還嚴格,再加上有總量控管的機制,應該不需要擔心外來人口激增的問題。(編輯:張淑伶/繆宗翰)10903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