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靠海吃海 廣西欽州大蠔養殖年產值126億

2019/7/26 21:32(7/26 21: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欽州26日電)廣西欽州近年大力發展大蠔養殖,是全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養殖場。去年年產值達人民幣28億元(約新台幣126億元),當地計畫未來在15萬畝的養殖海域內推動旅遊、海釣產業。

廣西臨海已有數百年的漁業、蚌類與大蠔養殖歷史,例如北海在明朝開始便盛產進貢皇家的南珠(珍珠),欽州則自古盛產大蠔。近年來,當地政府大力培植民間企業飼養大蠔,以促進當地經濟。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欽州市大蠔養殖面積15萬畝,產量27.6萬噸,大蠔綜合產值人民幣28億元。

當地工作人員表示,欽州擁有全中國大陸面積最大的大蠔養殖海域,種苗供應廣西、廣東、海南、福建等省區。

搭乘船隻自欽州港出發,前往七十二涇大蠔養殖場可以發現,港灣周圍有眾多小島,在小島周圍則都架設有養殖用的蠔排。

當地工作人員表示,大蠔的養殖期平均為3年,冬季是採收季,4畝蠔排便可生產約5噸的大蠔。去年年產值便達到28億元。

工作人員指出,大蠔養殖是欽州相當重要的經濟來源,光就業人口就達到4萬人。除了大蠔養殖之外,七十二涇養殖場也飼養石斑魚等養殖魚類,甚至還養有來自台灣的虱目魚,未來則計畫結合旅遊產業,發展顧客海釣的觀光模式。

除了大蠔養殖之外,欽州因為鄰近越南,近年也配合中國「一帶一路」政策,成為中歐班列重要的海運與鐵運貨櫃轉運港口。

對於大量貨輪往返周圍海域是否有汙染大蠔養殖之虞,當地工作人員則表示,官方對於貨運區與養殖區有明確劃分,且為養殖場設立生態保育區,區內不得有任何貨運船隻進入,而蠔排架設也不得靠近貨運航道300公尺內海域。(編輯:林克倫)10807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