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影響 專家:香港經濟成長將放緩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7日電)中美貿易戰開打,有經濟專家分析,這將導致香港經濟成長放緩,但只要出口不是暴跌,仍可保持溫和成長。
香港大公報今天刊登中銀香港資深經濟研究員戴道華的文章指出,香港是全球第7大商品貿易體系,在商品貿易中一向是進口多於出口。
文章表示,由於香港本地已經沒有什麼製造業,轉口占整體出口的比重高達98%。
而從貿易夥伴的角度來看,進口方面,中國和美國分別是香港第一大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以及是香港第一大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由於香港的中介地位,把來自中國的部分貨物轉口往美國,把來自美國的部分貨物轉口往中國,直接的影響就視有關的轉口貿易減幅有多少。
數據顯示,經過香港轉口的中國和美國貨物總值約占整體的15%,占中美貿易總額的7%。
表面來看,去年中美貿易經過香港轉口的金額為港幣3507億元,只占香港同年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8.2兆元的4.3%,即使貿易戰全方位進行也不可能令中美雙邊貿易和經香港的轉口完全停頓,那麼香港直接受到的影響也就應該有限。
不過,文章表示,這樣的評估未免過於簡單,因為香港以轉口貿易為主的出口造成了大進大出的格局,所處理的商品貿易量龐大,是香港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1倍。
中美貿易經過香港轉口的3507億元貨物就已經相當於香港GDP的13%,貿易上牽一髮而動全身在以往的經濟週期經常出現,貿易如果逆轉會放大香港GDP放緩的問題。
再者,如果關稅令中國對美國出口造成顯著影響,就會影響整個產業鏈,因為中國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才能完成最終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
此外,美國的貿易戰也會影響中國與亞洲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間接衝擊香港。
文章據此指出,貿易戰對香港會有影響,而且不宜樂觀,既因為香港處理的商品貿易量龐大,還有香港的貿易和物流業是香港4大支柱產業當中最大的,所創造的增加值占GDP的22%,並僱用19%的總就業人數。
不過,文章也指出,香港是自由貿易港,以往國際貿易無論是週期性還是結構性因素帶來的影響都全數體現,貿易戰的影響最壞相信也比不上2009年因為全球金融海嘯而導致的進出口雙位數字的下跌。
2009年香港GDP因此而下跌2.5%;到了2015年和2016年,香港的商品進出口連續兩年下跌,但GDP保持2%以上的溫和成長(2.4%和2.2%)。
去年香港GDP增幅加快到3.8%。
文章表示,以此推斷,如果貿易戰拖累香港進出口由升轉跌(非暴跌)的話,較有可能的情形是香港的經濟成長放緩到與2015年和2016年相似的溫和步伐。(編輯:周慧盈)10707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