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陸欲打造科技強國 專家:缺乏創新土壤

2018/5/29 12:40(5/29 14:0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9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稱要將中國打造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但已有專家表示,中國文化強調下級服從上級,缺乏創新的文化土壤。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大會2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矢言建設科技強國,官媒均以顯著篇幅報導。在中興通訊險遭美國制裁後,被視為別具意涵。

習近平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他並在談話中多次提到「創新」。

然而,中國的科學事業,是否就能透過政治人物的大會講話達到創新目的,特別是習近平還提到了「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

此前在4月底出版的雜誌「財經」,就中美科學發展的問題專訪了北京大學千人計劃講座教授謝寧。謝寧是一名社會學者,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在這篇專訪中,謝寧說,科學的精髓在創新,中國現在有錢、有人才,但缺乏創新的文化土壤。中國文化強調下級服從上級、晚輩聽長輩、尊重權威,這樣的文化更傾向於做重複勞動或擴大規模性質的工作。

他說,中國的技術性產品很成功,因為產品是標準化的、同質性的。中國的管理模式對於產品的批量生產是有效的,但把管理產業的模式放到管理科學家上就錯了,因為科學家之間是不可比的。

謝寧指出,到美國留學和就業的中國人也很有創造力,所以不是中國人沒創造力,而是文化環境壓抑了創造力;即使在研究所,學生也是跟著導師做「跟班」。

他認為,中國太強調客觀指標,喜歡談GDP(國內生產毛額)和SCI(科學引文索引),因為這樣可以使考核和排名更簡單,「但是科學成就不是簡單的行政認可,而是科學共同體的認可。」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謝寧說,未來20、30年中國的確有可能出現很多諾貝爾獎得主,但「出了諾貝爾獎並不能說明我們的科學趕上美國了」,因為得獎可能是機遇或靠砸錢做出實驗。

他直指問題在於來自中國的原創性、前瞻性科學創新太少了,這必須從改善文化和體制入手。(編輯:楊昇儒)10705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