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

發稿時間:2020/11/13
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
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
作者|白睿文 (Michael Berry)等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29

  「霧社事件」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原住民對抗殖民統治事件。有關這個事件,歷年來一直在各種領域以不同的形式被探索—文學(小說家舞鶴的重要代表作《餘生》)、音樂(林昶佐閃靈樂團的《賽德克巴萊》)、記錄片(導演湯湘竹的《餘生—賽德克.巴萊》)、電影(導演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漫畫(邱若龍的《霧社事件》)、電視劇(萬仁導演、改編自鄧相揚的《風中緋櫻》)…這本由美國加州大學、知名漢學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所主編的《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邀集中外學者、創作人,從不同的領域和視角來探索「霧社事件」在當代台灣的歷史地位。其中也包括上述這些創作人的訪談,讀者可以從學術領域理解這個事件之外,也能從這些創作人的現身說法,更進一步看到不一樣的歷史思索。同時,這本書也收錄了莫那魯道後人的文章,第一手有關這個家族的記錄。這是台灣第一本含括國內外學者、不同領域創作人、霧社事件後人等思索霧社事件的重要文集,對豐富台灣歷史的縱深廣度,提供了新穎且重要的角度。

文章節錄

《霧社事件:台灣歷史和文化讀本——第一本跨界討論,收錄中外學者、文學、音樂、影視創作人對霧社事件研究思索的完整文集》

序論◎白睿文

起源

  我對霧社事件最初的瞭解是來自小說。2000年當我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期間,買到當時剛出版不久的長篇小說《餘生》。《餘生》收錄我導師王德威教授當時在麥田主編的一套書「當代小說家」,我每一本都會買來看,但《餘生》有些不同。讀完之後,馬上被舞鶴所描繪的川中島(今日的清流部落)吸引住了,也沒有辦法馬上從這段歷史擺脫出來。一方面是舞鶴獨特的小說觀和實驗性的文字,但除了小說的形式和風格之外,更吸引我是小說的背景──1930年所發生的「霧社事件」。當時便很想再深入,特別想多了解小說背後的那段歷史。之後就開始研究霧社事件的漫長過程。先是開始收集關於「霧社事件」的各種史料、書籍、和有關該事件的各種小說和其它作品。先看了鄧相揚在玉山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作品,包括《霧社事件》、《霧重雲深》、和《風中緋櫻》。後來又看了邱若龍的連環畫《霧社事件》和舞鶴在《餘生》提到的《台灣蕃人風俗誌》。

  兩年後,在舞鶴的陪同之下,我第一次去了霧社:看了莫那魯道的雕像和墓碑、走過山裡的小步道、還去了事件的發生地-霧社小學,就在學校後面的操場待了許久。後來又去了清流部落:認識舞鶴小說中的圓形人物「飄人」和「姑娘」-我還把我帶來的一本《餘生》送給姑娘,走過舞鶴在書中每天散步的的小山路,在墓園看到那些「磚頭書」,去找「餘生紀念碑」竟然已經找不到-被一個新建的水泥碑代替了,還去看舞鶴寫《餘生》時住過的老房子,但已被拆遷了。往後的十餘年裡,霧社和清流又去了幾次,。每次去部落的樣貌都有著巨大的變化:「餘生紀念碑」又換了一次,後來紀念碑旁出現了一個「霧社事件餘生紀念館」、清流部落的村口多了一個巨大的賽德克人馬賽克,當看到莫那魯道墓後的小山坡上開一家「老莫の家」的小咖啡廳時,不得不苦笑一下,感到歷史的荒謬和反諷。

  漸漸地「霧社事件」走進了我的視角,變成我研究的對象之一。先是因為翻譯舞鶴的長篇小說《餘生》,後來也在我的一本研究著作《痛史:現在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加了一章分析霧社事件在文學和電影的再現。既然這樣,我還是總覺得我所能做的還是相當有限。因為「霧社事件」本來是個相當複雜的歷史事件,涉及到各種人群-賽德克人、日本人,台灣平地人,-而且對後半的日據時代(1930-1945)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需要從各個不同的視角來切入。為此便決定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召開第一個有關「霧社事件」的國際研討會。「霧社1930:歷史、記憶、文化」三天的會議是2017年10月9-11日召開,為了包涵不同地區對霧社事件的不同看法,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學者,也特別請幾位賽德克族的學者-郭明政和巴干巴萬-來提供本土的視角。為了使得我們對「霧社事件」的研究更加全面和多元性,也特別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的切入點討論霧社事件,包括:人類學、語言學、翻譯學、電影研究、文學研究、口述歷史、史學研究、等領域。三天的會議便展現對霧社事件的許多新看法和新發現。後來也就是藉這次研討會的基礎來開始編這本《霧社事件:歷史和文化讀本》。

內容

  此書試圖從不同的領域和視角來探索「霧社事件」在當代台灣的歷史地位。八十餘年以來,霧社事件的歷史意義一直不斷地被不同的政權來定義:日據時代,殖民政府用它來證明台灣原住民的「原始」和「野蠻」;國民黨時代,霧社事件被當做「抗日精神」的典範;民進黨時代,該事件和整個賽德克文化又用來強調台灣的「本土意識」和(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台灣身分」。這一路下來,有許多創作者用不同媒介和形式來探索「霧社事件」,包括紀錄片、電影、兒童書、連環畫、詩歌、和音樂。這種「被殖民」、「被表現」、「「被神話」的歷史,使得「霧社事件」在現代台灣歷史中佔有一種很特別的位置,同時使得「霧社事件」的歷史充滿矛盾和誤會。

  此書將直面「霧社事件」在歷史和文化中的複雜性。本書的作者跨越不同的學術領域,包括人類學、翻譯學、歷史、口述歷史、電影、文學和文化研究。因為只有從不同的視角來面對「霧社事件」才可以呈現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供稿的作者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香港、台灣、英國和日本的傑出學者,包括廖炳惠,邱貴芬、鄧相揚,北村 嘉恵,荊子馨,和石岱崙。因為本書也想特別強調原住民學者在「霧社事件」研究的貢獻和重要性,其中的五篇論文是由原住民的學者撰寫的,另外也特別收錄賽德克作者郭明正跟巴干‧巴萬的對談和論文。因為巴干‧巴萬是莫那魯道的後裔,她的論文也收錄許多從未公開過的寶貴資料。

  《霧社事件:歷史和文化讀本》分成三個部分:一 、「霧社事件的歷史記憶」,一共有七個章節主要探索霧社事件在歷史研究的領域;二 、「 霧社事件的文化記憶」,一共十個章節主要討論霧社事件在文化研究的脈絡裡的各種表現,包括電影,文學和網絡;三 、「 創作者的霧社事件」,收錄八個訪談或「創作談」的短文,都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回顧霧社事件為背景的各種作品的創作過程,包括詩歌,音樂專輯,長篇小說,電影,等等。供稿的創作者包括魏德聖、舞鶴、向陽、林昶佐、和萬仁。

  本書以郭明正和巴干‧巴萬的對談「序幕:霧社事件的本土意義」開始展開討論。因為多年以來,霧社事件的歷史意義都由日本人和漢人來定義和指控,此書從序幕開始試圖把話語權和歷史視角轉回原住民的研究者。除了研究人的身分以外,郭明正和巴干‧巴萬二位的家庭背景也是跟霧社事件的當事人有密切關係,因此可以從「學者」和「族人」兩種身分反思該事件。與談人石岱崙是少數研究賽德克語和翻譯的國際學者,他們討論的範圍包括族人對「霧社事件」的理解、賽德克學者對霧社事件的研究、和電影《賽德克巴萊》對霧社事件在文化記憶的影響。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