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

發稿時間:2013/05/04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譯者|黃煜文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3/03/28

  被譽為「全球最會說故事的作家」,賽門•蒙提費歐里以精湛優美的文字、包羅萬象的內容、豐富詳實的研究,寫出這本經典之作,帶領讀者依年代順序、穿越古今,進行一場絕無冷場的耶路撒冷歷史之旅,以全新角度認識這個古老迷人的城市,享受極致閱讀的樂趣。

文章節錄

三千年前,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繁衍生息;三千年後,猶太人還是在耶路撒冷繁衍生息。耶路撒冷不只是居住之地,它也是我們的首都。

     ──本雅明‧內塔尼雅胡(Binyamin Netanyahu),二○一○年演說

  六日戰爭不僅轉變、提升了耶路撒冷,也使它變得更為複雜,這段過程除了帶有彌賽亞與天啟的色彩,也具有戰略和民族主義的意義。新願景改變了以色列、巴勒斯坦人與中東。倉皇的決定,出乎意料的征服,從災難邊緣偷來的軍事勝利,不僅改變了相信者,也改變了不信者與渴望相信者。

* * *

  一九九六年九月,內塔尼雅胡開鑿一條地道,從西牆沿著聖殿山的邊緣開挖,最後通到穆斯林區。以色列一些激進分子企圖往上朝聖殿山開鑿,但很快就被伊斯蘭宗教慈善基金會(Waqf)用水泥封住洞口。此時突然有謠言傳出,以色列人挖地道是為了破壞伊斯蘭清真寺的地基,結果引發暴亂,造成七十五人死亡,一千五百人受傷,這起事件說明考古學在耶路撒冷值多少人命。不是只有以色列人將學術政治化,而被政治化的也不只是考古學:事實上,歷史才是最重要的政治工具。

  巴解組織禁止巴勒斯坦史家承認耶路撒冷曾經有猶太聖殿──這是阿拉法特親自下的命令:他是世俗的游擊隊領袖,但一碰上以色列人,就連世俗的民族敘事也受到宗教感染。一九四八年,阿拉法特與穆斯林兄弟會合作發起耶路撒冷聖戰,他贊同伊斯蘭教對耶路撒冷的意義,把法塔赫的武裝支部稱為阿克薩烈士旅。阿拉法特的侍從坦承,耶路撒冷完全是他「個人的執念」。他把自己看成是薩拉丁與歐瑪爾大帝,而且否認猶太人與耶路撒冷有任何關聯。巴勒斯坦史家納茲米.朱貝說:「猶太人對聖殿山施加的壓力越大,對第一聖殿與第二聖殿的否認聲浪就越大。」

  在開鑿地道引發暴亂後的緊繃日子裡,以及當以色列人計畫在所羅門馬廄興建猶太會堂的謠言傳得滿城風雨之時,以色列人允許伊斯蘭宗教慈善基金會清除阿克薩清真寺下方的古代廳堂,然後使用推土機挖掘樓梯,並且在希律門廳建造新而寬敞的地下清真寺,又稱瑪爾萬。殘餘的土石直接丟棄。以色列考古學家對於基金會方面粗魯地用推土機剷平最需要細心處理的遺址感到驚訝:考古學成了這場宗教與政治戰爭的輸家。

  以色列人對和平並未完全絕望。二○○○年七月,柯林頓邀請以色列新任總理埃胡德.巴拉克與阿拉法特前往美國總統休養地大衛營。巴拉克大膽提出了「最後」方案:百分之九十一的西岸土地,連同巴勒斯坦首都阿布迪斯,以及東耶路撒冷所有的阿拉伯人市郊,這些全交給巴勒斯坦。舊城主權仍屬以色列,但巴勒斯坦擁有穆斯林區、基督徒區與聖殿山的「管理權」。聖殿山清真寺下方的土地與地道──特別是聖殿的礎石──仍歸以色列人所有,而這是第一次,猶太人可以在一定人數限制下在聖殿山的某處祈禱。舊城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共同巡邏,但必須去軍事化,並且完全開放。以色列已經同意給予巴勒斯坦舊城一半的區域,但阿拉法特要求獲得亞美尼亞區。以色列同意了,於是等於給予巴勒斯坦四分之三個舊城。儘管溫和派阿拉伯政權施加壓力要求阿拉法特接受,但阿拉法特覺得他無法達成巴勒斯坦人有權利回歸的最後方案,也無法接受以色列人對圓頂清真寺擁有主權,因為這是屬於全伊斯蘭人的。

  「你想參加我的葬禮嗎?」他對柯林頓吼道:「我不會放棄耶路撒冷與聖地。」但他的反對存在著更基本的理由:在會談過程中,阿拉法特令美國人與以色列人感到震驚,他堅持猶太聖殿不是位於耶路撒冷,而是位於撒瑪利亞的基利心山。這座城市對猶太人的神聖性完全是現代的虛構物。在同年稍晚的會談中,此時柯林頓的任期只剩幾個星期,以色列願意讓出聖殿山全部的主權,只要求與聖殿山底下的至聖所擁有象徵性的連結,但遭到阿拉法特的拒絕。

  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反對黨利庫德黨領袖夏隆又為巴拉克帶來頭痛的難題,他在以色列警察重重護衛下,大搖大擺地走向聖殿山,他的「和平訊息」顯然對伊斯蘭至愛的阿克薩與圓頂清真寺帶來威脅。隨後的暴亂升溫成阿克薩的因提法達,一部分是丟擲石塊的暴動,另一部分則是法塔赫與哈馬斯以自殺炸彈對付以色列平民。如果第一次因提法達對巴勒斯坦人是有助益的,那麼這一次顯然摧毀了以色列對和平進程的希望,使他們選擇了夏隆,最後導致巴勒斯坦人的分裂。

  夏隆鎮壓因提法達,粉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圍困而且羞辱阿拉法特。二○○四年,阿拉法特去世,以色列人拒絕讓他在聖殿山舉行葬禮。他的後繼者阿巴斯在二○○六年選舉中敗給了哈馬斯。在經過短暫衝突之後,哈馬斯占領了加薩,阿巴斯的法塔赫繼續統治西岸。夏隆在耶路撒冷興建隔離牆,這個令人沮喪的建築雖然礙眼,卻成功防止了自殺炸彈攻擊。

  和平的種子不僅遭到扼殺,還受到毒害;連推動和平的人也身敗名裂。今日的耶路撒冷處於精神分裂的焦慮中。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不敢經過對方的社區;世俗猶太人迴避超正統派猶太人,後者因前者未在安息日休息或穿著不適切的衣物而向他們丟擲石塊;彌賽亞猶太人企圖在聖殿山禮拜,此舉考驗警方的決心,並且引發穆斯林的焦慮;基督教教團也爭論不休。耶路撒冷居民板著臉,他們的聲音帶著憤怒,每個人──包括原本以為神聖計畫已獲得實現的三大宗教信徒──對於往後的日子充滿了不確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