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歐盟:我們同樣憂慮

2024/5/14 21:07(5/16 16: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14日專電)白宮今天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增加關稅到100%後,外界關注正對中國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的歐盟。歐盟發言人回應,歐盟與美國同樣憂慮中國的產能過剩和不公平貿易行為。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去年10月宣布對中國出口到歐盟市場的電池電動車(BEV)展開反補貼(anti-subsidy)調查,以瞭解中國供應鏈是否受益於違反歐盟及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政府補貼。

根據歐盟法規,此案應於13個月內調查完畢,但啟動調查9個月後便可針對中國電動車施加暫時性的補救措施,也就是自7月上旬起,歐盟隨時可能對中國課徵懲罰性關稅。

在歐盟行動之前,白宮先宣布將對價值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825億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鋼、關鍵礦物等,以促使中國消除有關技術轉移、智慧財產和創新方面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其中電動車關稅稅率預計增至原來的4倍,達100%。

歐盟執委會貿易議題發言人吉爾(Olof Gill)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不評論美國的決定,美國是根據自身利益而行,而歐盟的行動是為了歐盟利益。不過他坦言歐美在許多雙邊會議中討論過相關議題,因為確保全球貿易公平競爭是歐美的共同利益。

吉爾說,歐盟頻繁對中國生產過剩情形表達強烈關切,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在6日當面向造訪法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貿易失衡及造成生產過剩根源的政策問題。

至於執委會調查中國電動車案進度和可能採取措施,他表示目前無可奉告。(編輯:郭中翰)11305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北京:嚴重影響合作氛圍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