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美二度共同研發反彈道飛彈 耗資逾30億美元

2024/5/3 14:3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官員今天表示,美國與日本已估算出共同研發新型彈道飛彈以攔截極音速武器的費用,將超過30億美元(約新台幣980億元)。這是日美第2度聯手開發反彈道飛彈。

共同社報導,根據美國飛彈防禦署(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日本將負擔10億美元在開發滑翔階段攔截器(Glide Phase Interceptor, GPI)上。雙方預計在2030年代完成研發。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8月在日美韓3方峰會舉辦前,同意了這項合作開發計畫。報導指出,這項計畫正逢中國、北韓、俄羅斯在積極研發極音速武器之際所同意的。

極音速武器的飛行速度可達音速5倍(5馬赫)以上,能以不規則軌道在低空飛行,不容易被現有雷達捕捉,所以被認為難以攔截。

這將是日美繼2017年度共同研發增程型標準3型(SM-3 Block IIA)反彈道飛彈後的第2例。

這項新計畫目標是極音速飛彈從太空重新進入大氣層之前,在最脆弱的滑翔階段就將其擊落,不同於傳統的防禦系統在飛彈抵達目標前不久才展開攔截。(譯者:楊惟敬/核稿:陳昱婷)11305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