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政黨惡鬥持續 立法效率低行政部門難作為

民主黨主導的美國聯邦參議院日前好不容易排除萬難通過援外法案,但眾議院議長強生表明無意排案表決;就在同一天,眾議院以處理邊境問題不當為由,通過彈劾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美國政黨持續惡鬥,致使國會效率不彰,行政部門也苦於無法可依,難有作為。

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員江今葉

2024/2/15 08:46(2/15 12:51 更新)

圖為美國國會大廈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美國國會大廈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政黨為不同理念而戰,本是民主政治良性競爭的重要環節,但身為老派民主國家的美國,近些年來政黨惡鬥情況日益惡化,許多時候甚至相當不理性,不僅讓選民搖頭,也讓以三權分立為基礎的民主體制推動受到影響。

近來的援外法案,正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惡鬥的最佳案例。

去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組織哈瑪斯集團(Hamas)無預警突襲以色列,加上烏克蘭持續對抗俄羅斯入侵,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向國會提出緊急預算。

這筆高達1060億美元的援外預算,除了提供以色列、烏克蘭協助外,還將提供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夥伴援助。

引爆爭議的部分則是同樣包括在內的邊境安全預算。

共和黨人指控白宮提出的包裹預算方案排除保守派要求的移民改革措施。此外,部分共和黨人對烏克蘭的腐敗問題有疑慮,也認為國內重要邊境安全問題更形重要。

歷經數月協商,參院於2月初提出協議文本。這項國家安全追加法案共提撥1183億美元資金,其中應白宮要求的600億美元用於支持飽受戰爭蹂躪的烏克蘭,另141億美元提供以色列安全援助。法案還包括用於美國邊境安全的202億美元,以及民主黨和共和黨談判代表同意的多項移民政策變更。

遺憾的是,這一包裹方案以一票之差,未能在參院通過,因為部分共和黨參議員不贊同當中的邊境安全措施。

這項法案闖關失敗,讓有意再度入主白宮的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額手稱慶。他在一場造勢大會上表示:「我們取得保守派都應慶祝的一大勝利,我們粉碎了狡猾的拜登災難性開放邊境的法案。」

為了讓援外法案順利過關,參院再推動一項單獨的對外援助法案。這筆金額達953億美元的法案,包括用於援助烏克蘭的600億美元、援助以色列的140億美元,以及48.3億美元用來援助台灣在內的印太夥伴。

在部分共和黨人倒戈支持下,法案於13日清晨順利通過。

只是法案在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面臨強大阻力,前途未卜。身為川普堅定支持者的眾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已經表明,鑑於參院在邊境政策沒有做出改變,眾院將「不得不繼續按照自身意願行事」。

就在參院通過援外法案的同一天晚間,共和黨挾多數優勢,以一票之差,成功通過彈劾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理由是馬約卡斯「蓄意且系統性地拒絕遵守」保護美國邊境的法律,「違背公眾信任」。這也讓馬約卡斯成為近150年來首位遭到彈劾的美國內閣閣員。

拜登隨後透過聲明痛斥,與其玩弄政治噱頭,真正擔心邊境問題的共和黨人應希望國會提供更多邊境資源並強化邊境安全。為了操弄政治而放棄真正的解決方案,並不是美國人對領導人的期望,國會需要採取行動。

政黨惡鬥帶來立法效率不彰的惡果。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數據分析公司Quorum資料,截至2023年12月18日為止,這屆美國國會通過並簽署成為法律的法案僅有20項;另有4項法案正在等待拜登簽署。通過的法案多數是沒有太多爭議的法案。(編輯:馮昭)11302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