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國產業界瀰漫悲觀情緒 不看好2024年

2023/12/28 20:07(12/28 20: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8日專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由於地緣政治緊張、財政緊縮等因素,德國近半同業公會不看好2024年景氣,僅旅遊業等少數產業樂觀展望明年景氣。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簡稱IW)訪問全國47個同業公會後指出,受到全球景氣陰霾、地緣政治衝突、能源和物價飆漲、政府財政緊縮的影響,看壞2024年業績的同業公會多達23個,15個認為將維持平盤,只有9個看好。

由於前景不明,多達22個公會的會員企業打算在明年減少投資,悲觀程度在歷年來數一數二,只有金融危機爆發的2009年比今年更糟。

其中不動產業由於房貸利率水漲船高和建築成本上漲陷入危機;機械業也不看好明年景氣,最近才調降景氣展望;通膨導致消費者買氣低迷,紡織業對未來也感到悲觀。

汽車製造業、旅遊業是少數展望明年樂觀的產業,後者受惠於疫情後復甦,今年景點再度湧現觀光客,明年旅遊熱可望持續。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胡特(Michael Hüther)表示,整體來說明年景氣不會比今年好,主因是地緣政治動盪、政府政策不明、中國成長動能不再、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不確定性,只有通膨減緩讓人看到希望。

汽車業是德國經濟傳統的支柱,不過面臨轉型為電動車的陣痛期。

胡特說,汽車業對明年樂觀,原因是情況不大可能比今年更糟,未來能否生產出具吸引力、一般民眾又能買得起的電動車,成了德國汽車工業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編輯:陳慧萍)11212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