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都市叢林藏古蹟1 / 北市保存老屋打開時光隧道 衡陽路重返榮町風華

2024/5/19 10:06(5/19 11: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位於日治時期的榮町內,準備展開修復工程,重返百年前舊貌。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位於日治時期的榮町內,準備展開修復工程,重返百年前舊貌。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台北市有形文化資產近600處,數量高居全國之冠,堪稱古蹟保存模範生。但進一步細看,已完成修復及活化的老房子仍是少數,大多古蹟仍像失去了靈魂般徒留空殼,政府以「容積移轉」鼓勵屋主保存的誘因,似乎未起到作用。適逢台北建城140週年,這些老房子見證台灣政權轉移及都市發展,它們的未來值得關注。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9日電)從公園號酸梅湯升格市定古蹟開始,四散在衡陽路的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建物,逐漸被發掘、提報並指定為文化資產,通往「台北銀座」榮町的時光隧道正在成形。

以台北府城北門為起點,沿著博愛路探訪城中,迎面而來的三角屋在日治時期為「東京堂時計店」,因地點深具意義,與後排的4號、6號、8號店屋皆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周遭還圍繞著台北工場、台北郵局、撫臺街洋樓等古蹟。

再往前走,就從京町進入榮町。停在台北市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前,望眼所及便是百年前日本皇太子裕仁曾造訪、形塑總督府入口意象的衡陽路。

「榮町在日本時代是台北城最繁華的地段,這裡又是榮町最重要的街口之一」,談及位於重慶南路與衡陽路轉角的老房子,謙順行代表人杜恒誼想起的不只是保存古蹟的過程,或它作為起家厝的意義,更是老父親諄諄教誨,和當時勤懇、守信的社會風氣。

謙順行代表人杜恒誼(圖)談到起家厝、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想起的不只是保存古蹟的過程,更是老父親諄諄教誨,和當時勤懇、守信的社會風氣,將堅持用最穩固的工法修回百年前舊貌。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謙順行代表人杜恒誼(圖)談到起家厝、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想起的不只是保存古蹟的過程,更是老父親諄諄教誨,和當時勤懇、守信的社會風氣,將堅持用最穩固的工法修回百年前舊貌。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杜恒誼拿出照片如數家珍,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建於1912年,當時因為皇太子裕仁計畫造訪台灣,所以整個街區進行現代化的改建,「你看,當時裕仁的馬車進出總督府都在這個街口。」

經歷西尾商店、福田商會等重要商號使用,這棟三角窗在1950年代易主,謙順行創辦人杜萬全看上它的地理位置,以及榮町象徵的傳承及開創精神,花費畢生積蓄買下它,並在門口留下珍貴全家福。

走入百年古蹟,通往二樓的樓梯乘載一世紀以來、數代企業家的艱苦與犯難,至今屹立不搖。三樓窗邊則是杜恒誼童年最喜歡的秘密基地,現在成為租客the Hive Taipei精心營造保留靜謐的共享辦公室一隅。

起家厝準備展開修復工程,杜恒誼找來專於古蹟修復的呂大吉建築師團隊,為了把原汁原味的「唐破風」做回來,不惜將日本工匠請到台灣,即便須耗費新台幣數千萬元,仍堅持用最穩固的工法修回百年前舊貌,期盼這棟文化資產未來維持店屋使用,同時持續彰顯榮町的都市現代化發展、商業創新及生生不息。

那年皇太子停留的街口,僅存尚未改建的轉角還有辻利茶舖,也就是現在的星巴克重慶門市。「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確定將卸下隨時光流轉疊加在外的濃妝後,這個街口能否重返紅磚舊貌的想像,屢屢在歷史迷與文化工作者心頭騷動。

台北市衡陽路位於日治時期的「台北銀座」榮町內,現在的星巴克重慶門市在當時是辻利茶舖,屋主已主動申請指定為市定古蹟,與對面的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對望,彰顯城中歷史底蘊。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台北市衡陽路位於日治時期的「台北銀座」榮町內,現在的星巴克重慶門市在當時是辻利茶舖,屋主已主動申請指定為市定古蹟,與對面的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對望,彰顯城中歷史底蘊。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據了解,辻利茶舖屋主受到「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以文資身分保存的正面影響,已決定主動申請指定為古蹟,文化局將邀集文資委員進行現勘,再進入後續審議程序,而地方人士無不期盼能順利通過,增添觀光亮點並彰顯城中歷史底蘊。

截至今年5月為止,短短500公尺的衡陽路上已有12棟市定古蹟、2棟歷史建築,每一處的發展都可追溯回大正年間市區改正,成為都市計畫的濫觴,各自在歷史洪流中沿著不同軌跡長出特色與紋理,最後殊途同歸。

例如,日治時期經營「和泉時計店」商號的58號店屋,建築風格模仿西洋形式,以磚、木混合鋼筋混凝土形式打造,還將「時計塔」元素融入其中,相較兩側建物高聳的塔樓至今完整可見。

衡陽路58號店屋在戰後易主,改由全祥茶莊經營,接著在去年與兩側共4棟建築的屋主整合意願,一同申請指定為市定古蹟,傳為地方佳話。

此外,曾為「奧野商店」的92號店屋,外觀還可見到刻著商號標誌的牌樓屹立百年,建物所有權人透露,為了避免老房子內外受到不必要的影響,他數十年來都拒絕出租,才讓立面豐富且極具特色的裝飾保存至今,完整性讓委員特別稱讚「至為難得」,同意指定為市定古蹟。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說,台北老城區裡許多建築在近年來被賦予古蹟或歷史建築身分,文化局希望維護住街廓的歷史氛圍,同時透過觀光休閒活動注入新的生命,甚至引導新建案在立面融入歷史要素,讓城中展現不同面貌,「這是個很理想的未來,真的不容易。」(編輯:蕭博文)1130519

走進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眼前通往二樓的樓梯乘載一世紀以來、數代企業家的艱苦與犯難,至今屹立不搖。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走進台北市定古蹟「衡陽路17號及重慶南路1段119號店屋」,眼前通往二樓的樓梯乘載一世紀以來、數代企業家的艱苦與犯難,至今屹立不搖。中央社記者陳昱婷攝 113年5月1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都市叢林藏古蹟2 / 開封街水果店翻案成歷史建築 屋主無奈也無力
172.3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