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學者:賴總統就任 華府應務實助台提升防衛能力

2024/5/21 12: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20日專電)美國智庫3名學者於「外交政策」雜誌刊文說,美國長期對待台灣方式已不合乎新的現實,在中共解放軍規模和軍力日益擴張局面下,華府應利用台灣新總統上任時機,認真看待台灣議題,透過軍售武器和務實敦促台灣提升自衛能力。

總統賴清德上任,「賴清德時代」揭開序幕。在這個時代轉捩點、及持續變化的全球政治環境下,一派美國政治學者呼籲,華府應改變對待台灣的態度。

「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今天刊出由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學者郭泓均(Raymond Kuo)、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安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洪澤克(Michael Hunzeker)、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全球中國中心(Global China Hub)研究員克里斯多福(Mark Christopher)共同撰述的政治評論。

評論寫到,在賴總統就職之際,美國外交政策圈關注新政府是否會偏離前總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過,台灣現在是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台灣領導者代表數百萬理解國際情勢風險、且對挑起戰爭毫無任何興趣的選民。

即便民主已改變台灣,但華府對待台灣的方式並未跟上腳步。現在該是時候「認真起來」,而非僅是採取無助於台灣防禦的象徵性行動,如此會消耗台灣政府的精力和台灣民眾的注意力,卻無法有效改善兩岸軍事平衡。

學者闡述,認真看待台灣,意味美方應交付台灣已經付款採購的美製武器、敦促台灣接納採取不對稱防禦態勢、增強台灣國軍能力,以及利用美國盟友之力。

學者認為,華府長期以來對台灣的態度,立基在一套已經不存在的軍事和政治基礎上。舊有方式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數十年來,美軍毫無疑問地具備在中國犯台時的對抗能力。不過,軍事平衡已出現重大變化。

中國軍事開支幾乎與美國不相上下,解放軍規模和作戰能力大幅提高,其海軍是當今世上規模最大,未來5年將擴張近20%,而美國戰艦數量將減少。因此,學者主張,華府必須透過一系列行動,來加快掌握新的現實。

首先,美國須表明,台灣要在自我防衛中發揮有意義的作用。對待台灣應一視同仁,與任何其他受敬重的夥伴一樣,用盡可能的高標準來看待台灣。

學者也提到,美國還可讓國防企業優先考慮履行與台灣的合約,以解決台灣已經支付但尚未收到的價值近190億美元(約新台幣6123億元)軍購訂單積壓問題。

另外,學者認為,華府也可透過聯合生產和技術轉移方式,支持台灣在具戰略意義領域發展國防產業。這有助台灣快速取得對抗中國侵犯時所需武器,對於不適用於防禦全面攻擊的軍事能力,華府應表明不支持。五角大廈應被授權,從根本上增加協訓台灣國軍規模和範圍。

學者指出,美國最重要的不對稱優勢(asymmetric advantage)便是擁有強大盟友和夥伴網絡,而這些盟友和夥伴,同樣對中國日益擴張的軍事野心感到憂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為因應北京激進的經濟和軍事行動,日本、立陶宛、菲律賓、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展現出支持台灣的立場,美國應利用這些有利因素,促成區域盟友和夥伴,來制定更強大的聯合軍事計畫,應對台海的突發狀況。

學者呼籲,賴總統就職為美台關係提供一個合乎邏輯的轉捩點,華府應善用這個時刻,來展現迄今為止尚缺乏的認真目標,以實際行動取代廉價空談。(編輯:張芷瑄)11305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