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德攜手促進民主韌性 民間對話平台成兩國新橋梁

2024/5/15 11:40(5/15 17: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由德國外交部亞太司總司長司佩蘭(Petra Sigmund,左1)倡議的「台德民間論壇」14日於柏林展開兩天會議,圖為德方論壇主席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左2)、台方主席顧忠華(右2)、駐德代表謝志偉(右1)。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5月15日
由德國外交部亞太司總司長司佩蘭(Petra Sigmund,左1)倡議的「台德民間論壇」14日於柏林展開兩天會議,圖為德方論壇主席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左2)、台方主席顧忠華(右2)、駐德代表謝志偉(右1)。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5月1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15日專電)「台德民間論壇」14日於柏林展開兩天會議,今年主題為「建立韌性連結:機會與挑戰」。德國外交部於開幕酒會表示,身為民主盟友,台德兩地面臨相似挑戰,期許論壇能擴大德國和台灣交流,共同找出開放民間社會彼此可以相互學習的地方。

「台德民間論壇」(Deutsch-Taiwanische Dialogplattform)是第一個由德國官方與台灣共同推動的民間交流對話論壇,由德國外交部亞太司總司長司佩蘭(Petra Sigmund)倡議。

駐德代表謝志偉向中央社透露,2019年德國外交部主動聯繫台灣,表達有意擴大對台關係,希望成立一個拓展德國與台灣民間交流的平台。雖然計畫因疫情延宕,但在雙方外交部及多方努力下,「台德民間論壇」終於順利成型。

他在13日論壇開幕酒會致詞中特別感謝司佩蘭與德國外交部,對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例如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界衛生大會的支持。

司佩蘭13日於論壇開幕酒會表示,德國遵循的「一中政策」雖限制德台間某些領域交流,民間交流卻不設限。兩地在經濟、文化、科學和學術等領域有密切而實質的關係。

此外,身為民主國家,德國和台灣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此次論壇集中討論的民主韌性、環境永續、數位與科技創新等議題在德國和台灣都是熱烈討論的問題。雙方可透過今年論壇相互學習,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

近年來由於地緣政治和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台灣的政治和科技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德方論壇主席、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則特別強調公民社會的重要性,認為這是除了政治與經濟外,「支撐一個社會的第三隻腳」。

包瑞翰稱許台灣有著多元與活力的公民社會,期許未來兩國能在「以諮詢的方式陪伴」(Beratend Begleiten)下,支持和幫助對方克服開放社會遇到的挑戰,以開啟台德夥伴關係新篇章。

台灣方主席、政治大學社會系退休教授顧忠華也認為,德台兩地的公民社會都具有強大韌性。以台灣從威權轉型到民主的經驗為例,說明民間運動與組織是推動性別、原住民、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平權等普世價值的核心力量。

他分享年輕時留學德國的經歷:「德國對自由主義、民主、福利國家和法治理念的堅持,使其成為普世價值的典範。我1980年到1987年在德國求學後將所學帶回台灣,並見證這個國家的深刻變革,所以今天能回到這裡非常感動。」

除了各界學者專家,參與論壇的還有各政黨代表,包括德國綠黨(Die Grünen)與自民黨(FDP)議員。台灣立法院有席次的政黨代表有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書彬、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與前立委何志偉,這些政黨代表把在柏林的交流經驗帶回台灣,讓民間論壇的交流為兩國帶來一定的政策影響力。

首屆「台德民間論壇」於15日落幕,根據計畫第二屆論壇將在台北舉行,雙方期待透過更多公民社會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及深化台德兩國之間的韌性和關係。(編輯:陳惠珍)1130515

首屆「台德民間論壇」14日於柏林展開兩天會議,雙方各有12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公民代表,包括德國聯邦議會與地方議會議員、智庫成員、漢學家和記者;台灣代表團組成以學界為主,並有3位於立法院有席次的政黨代表、媒體及新創企業負責人。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5月15日
首屆「台德民間論壇」14日於柏林展開兩天會議,雙方各有12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公民代表,包括德國聯邦議會與地方議會議員、智庫成員、漢學家和記者;台灣代表團組成以學界為主,並有3位於立法院有席次的政黨代表、媒體及新創企業負責人。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5月1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