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5年磨一劍 抗白葉枯病水稻苗栗3號育成

2024/5/21 12:1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為改善水稻白葉枯病問題,農業部苗栗區農改場今天表示,經與中興大學合作15年選育出新品種「苗栗3號」,具備抗性基因,可減少藥劑使用,且具耐寒性,若遇低溫可減少損害。

苗栗區農改場發布資訊指出,白葉枯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嚴重時會導致稻田白茫茫、稻穀充實不良、白米品質下降,甚至造成產量損失,因此與中興大學合作,歷經10多年合作,終於選育出具抗性基因的水稻新品種「苗栗3號」。

苗栗區農改場場長呂秀英指出,研究過程是透過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技術,將白葉枯病抗性基因導入「台南11號」,經田間性狀選拔,兩期作平均表現達到「抗級」,民國112年已通過命名為水稻「苗栗3號」,有利於減少白葉枯病發生,後續將以好發區域優先推廣栽種。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呂秀英並指出,「苗栗3號」採用中晚熟品種栽培管理模式,經過2年共4期作的區域試驗顯示,產量、生育日數及抗倒伏性、秧苗期耐寒性,都與「台稉9號」相近;白米品質與成熟期耐寒性則都優於「台稉9號」;若在北部種植,還能減少低溫損害。

她補充,水稻「台南11號」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 ,然而對白葉枯病不具抗性,若生育中後期遭遇颱風或東北季風過後,都需用藥劑預防,增添威脅農民健康及食安的風險,因而與中興大學合作品種育成。(編輯:中維)11305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