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黃子佼、NONO遭起訴 醫:相同經驗者可能二度傷害

2024/5/17 18:27(5/17 20: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7日電)藝人黃子佼、NONO各因持有未成年性影像、涉性侵,今天遭起訴。醫師提醒,這可能會讓有相同或其他創傷經驗者,感到情緒獲宣洩,但也可能勾起不好記憶,造成二度傷害。

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接受媒體電訪指出,若是曾有相同經驗者,相同境遇很容易勾起相同回憶,起訴屬於正義得以伸張的過程,會讓這群人感受到,過去的委屈和冤屈情緒,好像找到一個出口,同時也會覺得若有機會,可保護未來避免相同事情發生。

長期而言,葉啓斌表示,就這些有相同遭遇的人來說,雖然會勾起不愉快經驗,但宣洩情緒的效果會比較正面。

另一方面,就算沒有相同遭遇,仍可能勾起其他創傷經驗。葉啓斌表示,例如本身有精神官能症、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等狀況的人,看到這些訊息,短時間內病情有加劇可能性。

葉啓斌說,這2種人都可能出現暫時的解離反應,因為不想再回憶,就會去壓抑,在現實生活和想像之間擺盪,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況,包括日常無法聚精會神,或深層回憶在晚上睡覺以惡夢方式呈現,另外也會有人產生噁心、嘔吐、頭暈、肚子痛、頭痛等身體反應。

若這些症狀超過2週仍未見好轉,就要多加留意小心。葉啓斌表示,有些人會持續以負面思考面對未來,自認沒用、怎麼一直走不出來,埋怨世界對自己很殘忍,感到無助、沒有希望、孤單、無人陪伴等,逐步演變成憂鬱狀態,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小百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深度的心理治療可以控制、改善和治療病情。

主要症狀包括作惡夢、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感)、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

發病時間可能會延遲數年甚至數十年,延遲發病的PTSD也可能在另一個壓力事件下浮出檯面。

對PTSD的相關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正式名稱於1970年代開始被使用,命名由來主要受越戰後美國退伍軍人相關診斷影響。

兩次世界大戰使學界增加對PTSD的研究,期間此疾病有許多不同稱呼,包括「彈震症」(shell shock)及「戰爭性神經官能症」(combat neurosis)。

若身邊有剛經歷重大壓力的親友,因為過於害怕恐懼,產生許多情感麻木、迴避行為,可以陪伴他接受心理專業人員協助。

資料來源:衛福部、維基百科

看更多
關閉

葉啓斌建議,最好能在安全的環境之下,選擇可信賴的人來吐露情緒,或直接尋求專業協助,除了心理治療外,也可利用藥物輔助;此外,研究顯示,寫日記、多運動都有幫助。(編輯:陳政偉)11305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