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醫師被指月入百萬是常態 公會:切勿不實指控

2024/5/16 21:3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有媒體文章指醫師月入100萬、200萬元是常見的,應與健保費調漲一併討論。醫師公會全聯會駁斥並重申,健保點數不代表醫師個人所得,勿以極端數字不實指控,應體認醫療投資不足真正問題。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天透過聲明指出,今年5月14日有媒體刊載文章主張醫師總量管制與高薪收入,應與健保費調漲一事一併檢討,並提及國內醫師薪資資訊長期不透明,僅以部分的資訊初步推估醫師的收入。

聲明表示,文中提到「大多數醫院,醫師的收入高達每月100萬、200萬元是常見的」、「初探台灣一名主治醫師平均收入相當高,可能在每年800萬元以上」等言論。

醫師公會全聯會認為,以上言論與醫療實務實有差距,以勞動部民國111年執行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在醫療保健業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中醫療相關全時受僱員工薪資數據,其中醫師7月經常性薪資(7月全月31天工作報酬)為新台幣15萬6178元,年薪(110年8月至111年7月)總薪資為230.2萬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醫師公會全聯會重申,全聯會日前就健保申報點數不等於醫師個人所得召開記者會澄清,現實狀況是私人企業主管薪水可能都比醫師高,更遑論醫師在當前醫療中還面對長時間的工作環境,以及潛在的醫療糾紛、醫療暴力風險等不利工作條件。

醫師公會全聯會呼籲,若以極端的數字擅加指控醫療實務現況,對健保制度、醫療品質及醫療發展都是傷害,更直接打擊第一線勞心勞力照護民眾健康的醫師,期待社會大眾在正確的資訊下,體認醫療投資不足的真正問題,共同為提升台灣醫療健保永續發展攜手努力。(編輯:陳政偉)11305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