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蘇花安環評過初審 落石路段以隧道、攔石柵因應

2024/5/14 13:47(5/14 14: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蘇花安崇德路段。(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蘇花安崇德路段。(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4日電)花蓮403規模7.2地震造成災情,公路局推動蘇花安計畫增加用路安全,將採攔石柵、長隧道因應落石路段。環評委員今天建議土石方產生量處理運輸要有完整評估,同意環評過初審。

環境部召開「台9線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

交通部公路局長陳文瑞在會中表示,403地震受到影響比較嚴重的路段是和平路段以南,未來幾年落石可能更頻繁;公路受損當下往北的交通改船運,然而當時中橫也受損,往南需要繞道南迴公路,因此蘇花安有其迫切性。

根據資料,在「東澳至南澳」段部分,總長9.3公里,包括4.7公里隧道、3.8公里橋梁及0.8公里的路堤;「和平至和中」段總長為5.5公里,包括4.8公里的橋梁及0.7公里的路堤;「和仁至崇德」段總長為15.1公里,包括10.2公里的隧道、3.1公里的橋梁及1.8公里的路堤,擬以橋梁跨越大清水溪續以2號隧道穿越國家公園。

公路局並針對403地震檢討。「東澳至南澳」段採長隧道迴避災損路段,套疊農業部農村水保署403地震崩坍判釋1號隧道南、北口均無災損;「和平至和中」段邊坡落石災損,鄰近或位於此計畫高架橋下方,後續養護採擋牆、落石防護網、攔石柵或明隧道等提升路段抗災能力。

至於「和仁至崇德」段,大清水、匯德及崇德等路段邊坡落石、崇德車站西側大規模坍方餘震加連續降雨造成沿線多處落石,小清水橋土石流等;將採長隧道迴避落石災損路段,並以崇德外環高架橋迴避崇德車站西側坍方。

環評委員表示,此計畫的土石方產生量非常大,鐵公路土石方運輸暫置、轉運的說明,諸如隧道鑽炸的碎石處理,處理地點須交代如噪音、粉塵等影響、並擬減輕措施。

此外,環委指出,此計畫施工便道非常多條,建議開發單位擬訂恢復計畫,其中在國家公園內施工便道就近9公里,道路開發土方如何處理,應如何配合國家公園討論。

環委也建議,不同廢水的處理方式不同,須加強評估沿線處理設施的設置地點及面積是否足夠,以及建議評估施工廢水是否能回收再利用。

有環委提到,蘇花公路前前後後已投入非常高的資本,期望公路局能以生態道路的角度來思考,提高當地生物多樣性。

經閉門會議討論後,建議此案補充修正通過,將送環評大會審查。(編輯:管中維)11305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