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師大紡織材質智能分選系統 助舊衣回收再利用

2023/12/14 15:18(12/14 16: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師範大學光電團隊開發「智能分選永續紡織號」,利用近紅外光快速遙測原理和人工智慧演算,可辨識紡織品的材質,分選後可交給不同的永續利用業者。(台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2年12月14日
台灣師範大學光電團隊開發「智能分選永續紡織號」,利用近紅外光快速遙測原理和人工智慧演算,可辨識紡織品的材質,分選後可交給不同的永續利用業者。(台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2年12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4日電)台灣師範大學光電團隊研發紡織材質智能分類系統,結合人工智慧辨識紡織品材料,讓舊衣能回收再利用,助產業建構紡織循環經濟的最後一哩路。

台師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衣物製作過程中會使用多種紡織材質,加上難以透過人工辨識材料種類,長期以來面臨不易分解、再利用的問題,只能透過回收業者篩選出堪用衣物,以二手衣方式販售,延長衣物使用壽命,剩餘品項不佳、破損的二手衣只能焚化處理。

台師大光電工程學士學程光電AIoT團隊執行經濟部「紡織材質智能分選系統開發與事業化計畫」,並衍生沛德永續科技新創公司,以「智能分選永續紡織號」導入永續紡織生態鏈,無利用價值而要當垃圾掩埋或焚燒的紡織品,經智能辨識可知紡織品正確的成分與含量,分選交給不同的永續利用業者,助產業建構紡織循環經濟的最後一哩路。

台師大光電學程教授謝振傑表示,團隊以近紅外光快速遙測原理和人工智慧演算,開發「智能分選永續紡織號」,具有非破壞、非接觸性材質快速檢測分類的能力,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快速通過電子收費系統進行車牌辨識,每套設備的分選效能每年可高達740公噸。

謝振傑提到,要達到永續紡織與永續塑料是異曲同工,都須靠完整的永續生態鏈;團隊多年來投入開發「智能分選永續紡織號」,希望解決永續紡織斷鏈的智能分選需求,也盼在舊衣回收上,能如寶特瓶般創造高回收率,讓廢紡或廢棄塑料在台灣能被永續再創價值。(編輯:管中維)11212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