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魏德聖與學生座談 最恨電影宣傳期

2016/12/9 17:12(12/9 17:2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導演魏德聖今天到台北醫學大學與學生座談,他說,電影的各個階段,最痛恨的就是「宣傳期」,感覺自己就像是政治人物在「拜票」一樣。

魏德聖今天應北醫大人文與藝術講座邀請,以「從海角七號走到52Hz—電影與我」為題,和師生座談。

魏德聖提到電影的各個階段,拍攝前跟拍攝後較痛苦,拍攝前要籌資,要跟一大堆「你不喜歡的人」談錢,被嘲笑要反駁,永遠在妥協與堅持之間溝通。

不過魏德聖最痛恨的還是電影的宣傳期,就像他現在為新片「52Hz, I love you」宣傳,走遍海內外各地,一直要說服大家電影很好看,卻不能透露電影的細節,也不能馬上拿出來給大看,很像政治人物選舉時的「拜票」。

魏德聖分析,台灣對藝文活動的習慣還沒養成,還不是生活的一部份,而是「食、衣、住、行之外的東西」。因此他每次在搞宣傳和行銷,就好像在搞「社會運動」一樣,總覺得很累。

他也提到,電影最難的不是技術,技術花錢就可以解決。最難的是把心裡的想法透過電影的媒介,完整地詮釋出來,在執行過程中有沒有詮釋到位。

魏德聖說,他很幸運,目前為止每次電影拍攝出來,都比他期待的還要更好一些些。接下來就要看觀眾能不能也感受到,如果可以,他就覺得是「滿分交卷」了。10512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