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楊英風「鳳凰來儀」 南投工藝中心再現

2024/5/21 17:35(5/21 18: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已故藝術家楊英風曾在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創製作品「鳳凰來儀」,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1日起展出以其當年作品為原型的雕塑品「鳳凰來儀(三)」,再現神獸英姿。(工藝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5月21日
已故藝術家楊英風曾在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創製作品「鳳凰來儀」,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1日起展出以其當年作品為原型的雕塑品「鳳凰來儀(三)」,再現神獸英姿。(工藝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5月2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1日電)世界博覽會明年重返日本大阪,已故藝術家楊英風曾在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創製「鳳凰來儀」,妝點中華民國館,南投工藝中心今起展出以其為原型的「鳳凰來儀(三)」雕塑,再現神獸英姿。

楊英風生前藝術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作品領域橫跨傳統與現代,包含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畫、插畫、設計、石雕、木雕、泥塑、不鏽鋼、景觀規劃、雷射、攝影等。「鳳凰來儀(三)」以「鳳凰來儀」為原型再製,其色彩會隨光影角度變化,視覺感受豐富。

而楊英風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自1970年代結緣,當時的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推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工藝中心前身)建設,楊英風便受委託擔任該研究所新建工程的總設計師,現今台灣工藝文化園區中的建築「工藝文化館」與「工藝設計館」均為其作品。

工藝中心今年成立70週年,在「工藝七十」系列活動中,5月以「大師月」為主軸,今天辦理「楊英風-鳳凰來儀(三)作品開幕記者會暨蕭瓊瑞教授美學講座」活動,便邀請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釋寬謙法師與工藝界專家前來見證。

蕭瓊瑞長年研究楊英風,曾耗時10年將其生涯編纂成書冊,他將在帶領聽眾一覽楊英風一生藝術生涯。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目前於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也正展出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主辦的「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

「鳳凰來儀(三)」雕塑將自即日起於南投工藝中心展出至2026年5月。(編輯:李亨山)11305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