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楊英風藝術大展 518博物館日登場

2024/5/16 19:09(5/16 19: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已故藝術家楊英風(右7)與史博館淵源頗深,首檔個展1960年間就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史博館也將自18日起推出「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回顧楊英風與史博館交流及其創作脈絡。(楊英風美術館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5月16日
已故藝術家楊英風(右7)與史博館淵源頗深,首檔個展1960年間就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史博館也將自18日起推出「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回顧楊英風與史博館交流及其創作脈絡。(楊英風美術館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5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6日電)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國立歷史博物館將在當天推出「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匯集200餘件楊英風的代表作品與文獻檔案,回顧楊英風畢生創作精華。

楊英風(1926-1997)與史博館淵源甚深,1955年曾應剛開館的史博館之邀,製作仿雲岡石窟大佛坐像,並且於1960年在史博館舉辦首次個展,1970年代則受邀為史博館設計庭園造景。

史博館透過新聞稿表示,楊英風開拓性的藝術觀念和獨特的創作風格,從鄉土情懷到前衛藝術,從平面作品到立體雕塑,創作之多、面向之廣、藝術活動範圍之大,少有人能出其右,其作品更反映著交織於近代歷史中的台灣藝術發展。

展覽於策展人蕭瓊瑞規劃下,自楊英風與史博館的緣分出發,以「史博情緣」、「少年英風」、「豐年農村」、「歐洲印象」、「景觀雕塑」及「雷射藝術」等主題,展現其豐富的藝術軌跡與創作成就。

此外,展覽特別規劃「南海藝術街區」及楊英風美術館的「宗教藝術」專區,將展示觸角延伸至周邊藝文空間,共同打造南海博物館群的戶外藝術走讀場域。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將自18日起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至8月18日。(編輯:陳政偉)11305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