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匠師傳承閩東建築技術 馬祖首位文資技術保存者

2021/12/11 19:31(12/11 19: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筠連江縣11日電)馬祖匠師陳元元保存並傳承馬祖閩東建築大木作技術,今天獲連江縣長劉增應頒證,為連江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的保存者,文化資產局人員和陳元元家人共同見證頒授儀式。

陳元元10月1日獲連江縣政府公告登錄為連江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並認定為保存者,今天下午在介壽村的自宅老建築獲劉增應頒證。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表示,馬祖傳統建築為閩東式建築,有別於台灣、金門、澎湖等地的閩南樣式,過去受因兩岸分隔、外來技術影響而傳承不易,陳元元的技藝彰顯傳統技術保存重要性。

據連江縣文化處傳統建築資料指出,馬祖傳統建築以閩東建築為主,但因戰地政務,與原鄉關聯斷絕發展,加上國軍進駐馬祖,將鋼筋、水泥、空心磚、鋁門窗等新建材引進當地,改變馬祖傳統建築材料及營造工法,馬祖本地的傳統建築整修工藝技術傳承困難,且留存知識相對薄弱。

調查研究者林宜君現場分享,陳元元為馬祖地區少數在地大木作匠師,民國16年生,33歲時跟隨中國匠師張嫩嫩習藝後執業,約至70歲時退休,擅長閩東傳統建築大木技術,包含尺寸規劃、繪圖、水篙(或稱丈篙,為傳統建築衡量工具)製作、算寸白及打樣,也熟悉各種榫頭製作,保有漢式傳統技術。

林宜君表示,馬祖傳統建築為閩東式樣,以外牆石砌,內部建築結構木造柱梁、隔屏、斜梁等大木作為特色,陳元元的大木作技藝為馬祖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重要且稀有的傳統技藝。

前民俗文物館長潘建國說,馬祖建築技術的提供者凋零,過去因建築技術觀念改變也難以傳承,而受限地方物資缺乏,陳元元匠師仍保存使用過的傳統自製工具,並捐贈馬祖民俗文物館紀錄與典藏,不僅自身傳承地方技藝,也為地方歷史留下資產。(編輯:郭諭儒)11012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