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分析:中國產能過剩恐難持久 製造業即將衰落

2024/5/13 14: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美關係緊張加上近來歐美紛紛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學者分析,若北京無法妥善處理美中關係,而損及中國商品對美出口以致市場占比續降,將導致中國製造業即將衰退,產能過剩恐難持久。

美國之音(VOA)今天刊登,人口問題學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高級研究員易富賢的分析文章「中國製造業即將衰退」。

他說,最近美國、歐盟都在指責中國的產能過剩,2022年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31%,製造業出口占全球的20%,中國的製造業是否能「永保青春」?產能過剩能持續多久?

易富賢表示,中國製造業的崛起模式與日本類似,但依賴美國市場的程度更勝日本,因獨生子女政策減少年輕消費層,使得中國「額外過剩」上億勞動力,導致經濟和就業高度依賴出口。

他說,但美中貿易比當年的美日貿易更不平衡,加上中國人口規模和經濟體量大於日本,因此中國對美國製造業的衝擊遠超過當年的日本,又因中國意識形態與美國相左,必須珍惜美中關係,才能留住美國市場。

易富賢指出,偏偏中國決策層因學者的哄騙,真以為中國經濟將是美國的兩、三倍,勢必取代美國主導國際新秩序。這引發美國的戰略焦慮,導致美中貿易戰在2018年全面爆發。

他說,若干人聲稱美國市場只占中國出口不到20%,但美國的市場無可取代,因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只有美國可以允許貿易逆差,成為其他國家的順差池,日本、台灣、韓國、越南的製造業都是藉此崛起。

易富賢舉例,2009至2018年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的20%,但是中國從美國獲取的順差卻占美國總逆差的45%,每年給中國提供數千萬就業,凸顯沒有美國的市場,就沒有中國製造業崛起和經濟起飛。

他說,即使美中貿易戰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暫時不大,因為有些企業借道第3國出口美國。但長此以往,中國的產業鏈將猶如當年日本,從低端向高端不斷向境外轉移,導致本國製造業衰退。

易富賢表示,何況支撐中國製造業的其實是農民工,但農民工數量已達頂峰,平均年齡從2008年的34歲攀升至2023年的43歲,同期50歲以上者占比從11%提高到31%。

他說,同時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與日本相當並持續攀升,意味著製造業人員將驟減,許多產業將後繼乏人。中國製造業的衰落或許不像日本那麼快,因中國擁有更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內市場,但衰退趨勢難以逆轉。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易富賢表示,2023年中國的總順差中41%來自美國,美國總逆差26%給了中國,若無法妥善處理美中關係,中國商品占美國市場份額將續降,一旦低於8%,對中國的經濟、製造業、就業及國際地緣政治都將是災難性的。

他說,除了美國外,其他國家需要貿易平衡,即便歐盟也是如此。若中國長期向這些國家大量出口,而這些國家若未能大致等量出口到中國或其他國家而陷入債務甚至政治危機,最後必將導致對中關係惡化。(編輯:曹宇帆/陳鎧妤)11305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5